震惊!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 阻挡“白嫖党”的物理招数,女装退货率高达50%!!
创始人
2025-11-04 21:04:14
0

  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

  【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11月4日消息,“双十一”将至,为防“白嫖式”退货,电商卖家选用巨型吊牌,尺寸如A4纸,物理限制恶意退货,吊牌上写着 “试穿请保留,拆除不退不换”,这是商家无奈应对“七天无理由”的滥用。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袖口晃动的吊牌,成为景区里最尴尬的风景线;后台飙升的退货率,化作商家难以言说的痛。西湖断桥边,一位穿着崭新碎花裙的游客正在拍照,裙摆下的吊牌随动作摇曳;故宫庭院内,几个姑娘穿着新中式套装打卡,衣领处的标签清晰可见。这些看似普通的旅游场景,正在引发一场电商行业的深远地震。“卖十件退九件,这生意做得比慈善还亏。”一位女装店主的吐槽冲上热搜,引发上千商家共鸣。他透露,今年五一整个假期退款率超过100%,5月3日当天更是飙到300%。这并非个例。高退货率早已是女装行业的“魔咒”,调研数据显示,女装退货率普遍在50%以上,羽绒服等季节性类目甚至超过80%。“白嫖式退货”正在成为中国电商领域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在沈阳某职业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运动会,然后集体以“质量问题”退货。退回来的衣服沾满草屑褶皱,直接导致商家店铺被平台封禁3个月,损失八千元。

  更荒诞的是,有网红自曝患有尖锐湿疣,却依然贴身试穿衣服后,利用“七天无理由政策”退货退款。该账号虽已被封禁,却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风险的深切担忧。这些行为让“七天无理由退货”彻底变成了“新装体验卡”。一位电商从业者苦笑,“现在开女装店,比养孩子还费心,养孩子至少不会穿完就翻脸不认人。”

  面对居高不下的退货率,被逼无奈的商家开始各显神通。国庆节前,一款“巨型吊牌”突然走红网络。尺寸大到网友调侃“能随机扇飞一个路人”。这种比A4纸还大的吊牌,不仅印着醒目的“拆吊牌不退换”字样,还搭配了特制防盗扣。一家吊牌生产商吴先生透露,此类巨型吊牌近两个月已售出四五万个,主要面向女装、礼服等退货率较高的品类。与传统小吊牌相比,巨型吊牌尺寸更大、材质更硬、不便隐藏,若强行穿着会明显不适,从而有效防止买家穿戴后退货。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上很快出现了“无损拆除巨型吊牌”的教程。商家与“白嫖党”之间的这场攻防大战,看得网友们直呼“魔幻”。

  电商高退货率问题早已引起行业广泛关注。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早在8月22日就发布短视频,痛诉电商行业退货乱象。他指出,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5年部分女装品牌销售实际到账率已然腰斩。班牛创始人熊大观察发现,近年来品牌普遍反映恶意退货比例正不断上升,占5%-10%不等,而恶意退款会给卖家造成约1%-2%的利润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恶意退货已经逐渐产业化。高档运动鞋、化妆品等高货值商品,常遇到黄牛买家“买假退真”。

  他们买来正品、退货仿品,正品放二手平台销售,从中赚取差价。今年,市场上甚至出现利用AI生成商品已破损的图片和视频,骗取售后退款。部分恶意买家还会“买2退1”,即在两个平台下单同一款商品,退货时仅上传一个单号。

  恶性退货行为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商家。普通消费者可能收到被“试用”过的商品,这些商品可能残留汗渍、化妆品、体味甚至宠物毛发。污损衣物若二次销售,将直接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有商家透露,退回的商品重新入库上架,进入销售流程。每处理一笔退货退款订单,商家至少赔10元。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所有消费者身上。退货率越高,运营成本越高,商家为保利润会将其打入价格。同一件产品,一旦提高价格,会降低性价比,也推高退货率。形成 “高退货率→提价→性价比降低→更高退货率” 的恶性循环。

  面对日益猖獗的恶意退货行为,各方开始寻求解决方案。2025年4月,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发布公告,就修改售后服务规则征求意见,表示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由商家自行处理。各大平台也在陆续为商家松绑。2024年9月,淘宝推出“退货宝”,订购商家退货成本减少10%-30%,全年预计为商家降本超20亿元。更为积极的是,部分平台已推出屏蔽功能。2025年5月,淘宝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涵盖异常退款、高退款人群。

  拼多多4月内测挽单工具,8月新增“屏蔽恶意用户”功能。然而,茵曼运营负责人指出,即使平台不断调整规则,高退货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方建华认为,平台纠偏积极,但核心问题未解:政策调整后退货率无明显下降,退货情况未现结构性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下半年,就有近20个颇具知名度的女装店宣布闭店。张大奕、周扬青等初代网络红人纷纷延迟上新或者闭店。在西湖边,那些尚未剪掉的吊牌仍在风中摇曳;在商家仓库里,退货包裹堆积如山。巨大的吊牌或许能暂时阻挡一部分“白嫖党”,但真正治本的方法,还是得回归到产品本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