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台湾光复昭示祖国必统一
【人民日报:台湾光复昭示祖国必统一】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重磅文章,以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向世界宣告: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祖国统一是历史定论、法理必然,更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这一掷地有声的论断,既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正警告,也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声的庄严回应。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开启了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者推行“皇民化”政策,强制推行日语教育、改用日本姓氏,甚至禁止台湾民众使用汉字、祭祀祖先。然而,台湾同胞从未屈服:义军领袖丘逢甲写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悲壮诗句;抗日义勇队成员李友邦在浙江组建“台湾义勇队”,带领台湾青年奔赴抗日战场;林献堂、蒋渭水等爱国志士成立文化协会,以笔为剑捍卫中华文化尊严……据统计,台湾同胞在日据时期发起大小武装反抗100余次,非武装斗争持续不断,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民族气节。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抗战胜利。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这一刻,被外族侵占的台湾重归祖国怀抱,基隆码头人潮涌动,台北公会堂前万人欢庆,全岛沉浸在“扬眉吐气、告慰先灵”的喜悦中。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指出:“‘光复’二字,正是‘失去再收回’的生动写照,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的回归。”台湾光复不仅是民族胜利的象征,更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这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构建了中国对台湾主权的完整法理链条。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进一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截至2025年,全球183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均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强调:“台湾地位问题早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已彻底解决,任何试图否定这一事实的言行,都是对国际法和战后秩序的公然挑衅。”
然而,民进党当局却执迷不悟,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他们篡改教科书,将“台湾光复”歪曲为“终战”,刻意淡化抗战历史;勾连外部势力,频繁参与国际军事演习,甚至抛出“两岸互不隶属”的谬论。赖清德之流的行为,正如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所批判:“这是对历史的背叛,对民族的犯罪!”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946年,“台湾光复致敬团”赴大陆拜谒黄帝陵,团长林献堂在祭文中写道:“台湾虽沦陷五十年,但中华魂魄从未断绝。”反观今日,民进党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交流,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动荡。数据显示,2025年台海军事对峙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37%,台湾民众对“台独”引发战争的担忧率高达68%。正如新党主席吴成典所言:“‘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统一挡不住。只有回归祖国,台湾才能永保太平。”
台湾光复的历史昭示: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命运所系。2025年,中国大陆GDP突破25万亿美元,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5G用户超12亿,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经济陷入停滞,2025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仅1.2%,青年失业率攀升至7.8%。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台湾才有未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从“惠台31条”到“26条措施”,从“两岸企业家峰会”到“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大陆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数据显示,2025年两岸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累计超过12万个,每年赴大陆交流的台湾青年超50万人次。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感慨:“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终将把我们紧紧相连。”
台湾光复的钟声,穿越80年时空,依然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从《开罗宣言》的庄严承诺,到联合国决议的权威确认;从抗战将士的浴血奋战,到两岸同胞的携手前行,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就一定能汇聚起推动祖国统一的磅礴力量,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所言:“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统一后,台湾将永保太平,民众将安居乐业——这,才是台湾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