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揭网购故意发错货骗局
【央视揭网购故意发错货骗局】价格实惠的便携电扇、驱蚊液、儿童玩具,这些日常网购商品,如今却被诈骗分子包装成引诱消费者踏入陷阱的诱饵。临近“双十一”促销活动,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央视曝光网购骗局:商家故意发错货,以"理赔"为由诱导刷单,消费者被骗转账。警方提醒:维权需通过官方平台,警惕高额返利诱惑。此前,北京的张女士在某网络平台直播间,仅花费7元便购得一台电动搅蒜机。然而,当她满心期待地收到货物后,却发现机器是坏的。张女士当即联系商家售后,商家态度极为友善,表示会补发一台全新的机器。张女士思索片刻,觉得补发也算是个可行的解决办法,便欣然同意了。就在这时,商家顺势提出添加张女士为微信好友,称这样能实时追踪新机器的发送进度。张女士依言添加后,客服迅速将她拉进一个所谓的“商家群”,还蛊惑道:“群里有刷单任务,只要您帮忙提升店铺成交量,就能轻松赚取佣金。”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邢运伟介绍,起初,对方诱导张女士扫码充值,并信誓旦旦地承诺充值后连本带利返还。张女士尝试了几笔小额充值,没想到真的都顺利收到了返款,还额外赚了100多块钱。尝到甜头后,对方趁机向她推荐了一个大额刷单任务,金额大约500多元。张女士充值完成后,对方却突然变卦,不仅拒不返款,还谎称张女士操作失误,称在刷单前需添加备注,而她并未添加。
对方声称,若想把钱拿回去,必须按照他们的指示继续操作。为找回那500多元,张女士又按要求支付了1000元,可“错误”却接二连三地出现,她先后累计投入了5万多元。直到把情况告诉儿子后,张女士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随即向警方报了案。
民警介绍,近期,类似张女士这样的遭遇并非孤例。尽管购物平台和所购商品各不相同,但受害者无一例外都是在收货时遭遇“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随后便陷入了诈骗陷阱。那么,此类诈骗究竟有何套路?又该如何防范呢?让我们来看看警方的提示。
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应选择正规、知名的购物平台。这些平台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售后保障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遭遇诈骗的风险。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商家的信誉评级、用户评价等信息,避免选择那些信誉不佳、评价过低的商家,以防陷入不良商家的陷阱。
其次,当收到商品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时,切勿轻易相信陌生“客服”的一面之词。应第一时间通过购物平台的官方客服渠道进行沟通和核实。正规平台的客服有着明确且规范的处理流程,绝不会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再者,对于任何来源不明的链接,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随意点击。这些链接很可能隐藏着病毒或钓鱼程序,一旦点击,个人信息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如果需要办理退款等业务,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操作,切勿轻信他人发送的链接。另外,绝对不能随意下载陌生人提供的远程控制软件。这类软件可能会让不法分子获取你设备中的所有信息,包括银行卡信息、聊天记录等,进而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
近期,一种新型网购诈骗在全国多地频繁发生。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进行私下交易。家住河南的李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她花费16元钱购买了一瓶驱蚊液后,接到自称是“商家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发错货了”,并给了一个教程让她按步骤在手机上下载软件。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民警陆航指出,此类骗局与传统刷单诈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引流方式:“它通过正规购物平台引流,但刷单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吸引消费者的套路更具迷惑性。”
这种新型诈骗具有明确套路。诈骗分子先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售卖U盘、小风扇、大米等日常商品,然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主动联系投诉。以上海允女士的案例为例,她购买的8.8元手持电扇无法使用,客服指引她扫描快递盒内印有“扫码快速处理退赔”的“售后服务卡”,下载指定APP后被拉入“网络短剧推荐创作群”。北京市反诈中心民警吴童分析,在这类案件中,初期小額充值通常能领到佣金,可随着投入加大,客服便会以“操作失误”“账号冻结”等借口要求转账解冻。
随着受害人投入金额增加,诈骗分子的取款方式也在升级。河南李女士的案件中,在她投入4万元后,“金牌导师”声称她的操作出现失误,需再完成一个4万元任务才能解冻账户,并诡称“当前转账会被冻结”,诱导她通过购买黄金或取现方式进行“充值”。当李女士按要求将4万元现金存放好并拍照传给对方后,并未等来所谓的回款。诈骗分子又承诺只要她再取出12.5万元,交给“前来取钱的人”,就能拿回之前投入的4万元,外加16000元收益。警方调查发现,取走李女士4万元的是一个以马某为首的非法取现团伙,他们使用境外聊天软件与上线诈骗团伙联系,成功取现后能抽取10%的佣金。
此类诈骗已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特征。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中队长单丹透露,在平台上开设一个用于诈骗的店铺成本极低:“200多元——200元是交给电商平台的押金,40元弄一个经营范围内有开网店资质的营业执照”。吴童民警指出,开设这种专门用于诈骗的店铺,“只要骗成一笔,本钱就回来了,而且是三四倍的回本,骗成一笔就跑路”。北京警方透露,这类诈骗发案数量近期呈快速增长趋势,仅某平台一家,最近一个半月,就发现并关停涉诈风险店铺一万六千家。
面对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司法机关已展开全面打击。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已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9万人。针对当前电商平台频发的“假理赔真诈骗”案件,北京警方表示将加强对此类犯罪上下游灰黑产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会同市场监管、网信、税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警方也敦促互联网企业落实反诈责任,提前发现“问题商铺”,尽早降低涉诈风险。
诈骗团伙的非法取现环节已被警方重点打击。在河南李女士的案例中,取走她4万元现金的非法取现团伙最终被警方擒获,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正规商家售后理赔绝不会要求先转账、做任务。警方提醒,所有联络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包括退换货,正規退款流程就是在平台上点击“申请退款”,钱会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