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狗疑被毒死 女子辞职追凶3年
【小狗疑被毒死 女子辞职追凶3年】近日,北京首例宠物投毒公诉案第九次延期审理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这起持续三年的司法拉锯战,不仅关乎一只西高地犬的生死,更折射出城市文明进程中法律与情感的激烈碰撞。当65岁的业主张某某因“三轮车被狗尿过”“孙女不喜欢狗”等理由,在小区公共区域投放剧毒氟乙酸致11只宠物犬死亡时,一场关于生命尊严与法律边界的讨论就此展开。2022年9月22日傍晚,朝阳区畅颐园小区笼罩在暮色中。36岁的Penny像往常一样牵着13岁的西高地犬Papi遛弯,这只从两个月大开始饲养的宠物,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家人。当晚8时许,正在单位加班的Penny接到家人急电:Papi突然抽搐、口吐白沫。她发疯似的赶回家中,看着宠物医生在急救台上按压着Papi的心脏,听着它逐渐微弱的喘息声,最终在凌晨时分永远闭上了眼睛。“它最后伸出的黑舌头,至今还在我噩梦里反复出现。”Penny抚摸着Papi生前最爱的玩具,声音颤抖。尸检报告显示,狗狗体内检出剧毒氟乙酸,这种0.1克即可致人死亡的物质,让Papi在短短两小时内经历了剧烈的痛苦。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晚小区共有11只宠物犬出现中毒症状,其中9只死亡,涉及价值超20万元的财产损失。案发后72小时内,Penny完成了三项关键行动:建立“受害犬家属群”整合11户受害者资源、联系律师起草刑事附带民事诉状、收集儿童在投毒区域活动的安全隐患证据。这位前电视台记者展现出惊人的执行力,却在推动司法进程中遭遇重重阻碍。“最初警方以‘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我们反复强调这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Penny展示着厚达300页的证据册,其中包含关键物证:警方在儿童游乐区附近发现的浸泡过氟乙酸的鸡骨头,以及5名目击者证实投毒者长期表达对犬只的厌恶。2023年12月,朝阳区检察院终于以“投放危险物质罪”提起公诉,建议量刑3年。
然而,这场本应清晰的司法审判却陷入马拉松式拉锯。截至2025年11月1日,案件历经9次延期审理,创下北京基层法院刑事案件延期纪录。核心争议点在于:宠物在法律上是否属于“财物”?投毒行为是否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现行法律体系存在明显滞后。”参与案件辩护的王重律师指出,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反虐待动物法》,宠物权益保护主要依赖《民法典》第1184条(财产损失赔偿)和《刑法》第114条(投放危险物质罪)。但后者要求“危害公共安全”,而宠物投毒案件常因“未造成人员伤亡”被降格处理。
这种法律困境在2024年5月平谷区类似案件中暴露无遗。当时,刘某某指使范某某投放含氟乙酸的火腿肠致2只宠物犬死亡,警方仅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处以12日行政拘留。这种处理方式引发法学界激烈讨论:当毒饵可能被儿童误食时,是否仍能定义为“针对特定财物”?
“法院的谨慎可以理解。”中国政法大学刑诉法教授李明分析,“此案判决将产生示范效应,需要平衡法律统一性与社会接受度。”但这种谨慎对受害者而言却是二次伤害,Penny在等待判决的三年间患上严重焦虑症,不得不通过直播带货维持生计。
案件在网络引发两极化讨论。支持者组建“宠物权益保护联盟”,三天内征集到23万份联署签名;反对者则指责“爱狗人士”道德绑架,某论坛高赞评论称:“先管好自家狗的排泄物,再来谈权利。”
这种对立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深层矛盾。数据显示,北京宠物犬数量已突破300万只,但《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实施20年来,未办理犬证的“黑户狗”仍达40%。与此同时,厌宠群体通过极端方式表达不满的案例呈上升趋势,2024年全国记录在案的宠物投毒事件达127起。
“冲突本质是公共空间使用权的争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晓虹指出,“当法律未能明确界定各方权责时,个体就会用极端方式划定边界。”这种判断在Penny案中得到印证:投毒者张某某在供述中称,他曾多次向物业投诉犬只问题未获解决。
面对僵局,Penny选择将个人维权升华为制度推动。她联合人大代表提交《关于建立宠物损害紧急救助基金的提案》,参与起草《北京市文明养犬条例》修订草案,并在社区推行“宠物友好角”建设。这些努力逐渐显现成效:朝阳区2025年宠物纠纷投诉量同比下降37%,12个小区试点安装了防投毒监控系统。
“我失去的是家人,但不想更多人经历这种痛苦。”Penny抚摸着Papi的骨灰盒说。她的坚持正在改变某些东西:最高法正在研讨宠物权益司法解释,某保险公司推出全国首份“宠物中毒险”,而那个曾经投毒的小区,现在有了由爱宠人士和厌宠居民共同组成的“文明养宠委员会”。
当第九次延期审理的钟声敲响时,这场持续三年的司法马拉松或许即将抵达终点。但比判决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这个宠物与人类深度共生的时代,构建起兼顾法律理性与人文温度的治理体系。正如Penny在庭审最后陈述中所说:“我们追求的不是胜利,而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安全呼吸的权利。”这或许正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