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心态变了 “避战求和”成主流,和平渴望压倒“台独”幻想!
创始人
2025-11-01 22:03:20
0

台湾社会心态变了

  【台湾社会心态变了】10月30日,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调在岛内外引发强烈震动。数据显示,在两岸关系议题上,53.2%的台湾民众明确表示“若有必要不愿为台湾牺牲生命”,60%的受访者认为“两岸最终不会爆发战争”。更耐人寻味的是,58.3%的民众支持通过“恢复两岸谈判与放宽民间交流”维护安全,而主张“增加军购预算”的比例仅28.2%。这场民意巨变,撕碎了民进党当局长期编织的“抗中保台”谎言,暴露出台湾社会对战争的深度恐惧与对和平的迫切渴望。这份民调的时间节点颇具深意——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新华社连续三天刊发署名文章,以“历史、利益、立场”三重维度阐明“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与事实根基。而民进党当局却在此时大肆操弄“台独”议题,赖清德民调满意度仅40.1%,不满意度高达53.3%。两相对照下,台湾民众的选择愈发清晰:60%的人拒绝“两岸必战”的悲观预言,53.2%的人不愿为“台独”付出生命代价。“这不是简单的民意波动,而是台湾社会对生存逻辑的重新校准。”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以大陆9月3日阅兵为例:当全球目睹解放军的现代化军力,再对比台湾每年3%GDP的军费开支与老旧装备,民众恍然意识到“以武拒统”不过是螳臂当车。前陈水扁办公室主任陈淞山更直言,40.8%愿意“为台湾一战”的比例恰与民进党基本盘重合,“剩下的人只是死鸭子嘴硬”。民意转变的深层动因,在于国际局势的警示效应。俄乌冲突中基辅的断壁残垣、加沙地带的人道灾难,让台湾民众直观感受到现代战争的残酷性。一位台北市民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看到乌克兰老人抱着宠物逃难,我就想,如果台湾打仗,我的孩子该往哪里跑?”这种恐惧正转化为对民进党政策的质疑。民调显示,仅28.2%的民众支持“增加军购预算”,而58.3%的人主张通过对话化解危机。更讽刺的是,当美国强迫台积电赴美设厂、掏空台湾半导体产业时,民众对“美国会出兵护台”的幻想彻底破灭。陈淞山披露,台湾网络论坛上“疑美论”泛滥,许多人质问:“连‘护台神山’都能被夺走,美国凭什么为我们流血?”

  民进党当局用“抗中”掩盖经济治理的无能,已引发民怨沸腾。为打造所谓“台湾之盾”,2026年军费预算飙升至GDP的3%,却导致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被挤压。屏东果农的遭遇更具代表性:大陆取消对台部分商品关税优惠后,2025年台湾水果对大陆出口量暴跌58%,莲雾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我们不要当政治的炮灰,要当生活的赢家!”高雄小商户在抗议集会中打出的标语,道出了底层民众的心声。民调数据显示,58.3%的民众支持恢复两岸谈判,因为他们深知:和平统一后,台湾不仅能共享大陆发展红利,更能避免沦为国际博弈的牺牲品。

  台湾民意的转变,与大陆对台政策的升级形成共振。台湾光复日被定为法定纪念日、重庆警方对“台独”分子沈伯洋立案侦查、新华社三篇文章阐明“承认中国人身份”是对话前提……这一系列组合拳,彰显了大陆推进统一的战略定力。

  国际社会对此心知肚明。美媒杂志警告赖清德是“鲁莽的领导人”,国际危机组织指出“台独”是台海最大不稳定因素。更耐人寻味的是,2025年以来已有5个国家与台湾断绝“官方关系”,重申“一个中国”原则。这些变化印证了央媒文章的核心判断: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外部势力干预空间日益萎缩。

  站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份民调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民进党当局的虚伪与台湾民众的觉醒。当40.8%的死硬分子仍在做“台独”美梦时,超过半数的民众已用脚投票,选择了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路径。

  “真正的勇气不是指望对美军购,而是在台海建立可长可久的和平。”台湾政治大学学者王信贤的这句话,道出了民意转变的本质。从甲午战争的割台屈辱到抗战胜利的光复荣光,再到如今对和平统一的渴望,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当民进党还在操弄“抗中”闹剧时,历史早已给出答案:任何分裂行径都注定失败,两岸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这场民意巨变,不仅是台湾社会的一次理性回归,更是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重要注脚。当14亿多中国人民的意志汇聚成海,任何“台独”势力都不过是螳臂当车。正如新华社文章所言:“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这八个字,既是历史的判决,也是未来的预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