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感谢中国缴清会费
【联合国感谢中国缴清会费】10月30日,联合国纽约总部召开例行记者会。当央视记者提问中国会费缴纳情况时,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用中文清晰说出"谢谢",并郑重宣布:"中国已全额缴纳2025年度常规会费6亿8573万美元,这是对联合国运转至关重要的支持。"这一场景迅速引爆国际舆论,在联合国面临"破产危机"的特殊时刻,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国担当。"如果会员国不能在年底前补缴会费,联合国将被迫关闭部分核心职能。"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五委员会提交2026年预算方案时发出严厉警告。数据显示,联合国常规预算缺口已达23亿美元,维和预算缺口超过15亿美元,多个特派团因资金短缺被迫暂停关键行动。这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持续拖欠会费。据联合国财务部门披露,美国至今未结清2024年度会费,累计欠款超过30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65%。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2025年预算草案中竟未列入联合国会费项目,这种"老赖"行径彻底激怒国际社会。日本作为第三大会费国,6.93%的分摊比例对应的欠款也达2.8亿美元。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印有五星红旗的汇款凭证郑重交给联合国财务官。这笔相当于48亿元人民币的巨款,不仅刷新了中国单年度会费缴纳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分摊比例首次突破20%大关,直逼美国的22%。"这不是简单的财务交易,而是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非正式磋商中强调。回溯历史,2000年中国会费比例仅1%,2009年升至第九位,2019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出资国,2022年分摊比例达15.254%,如今更以20%的比例创造历史。这种"指数级增长"的背后,是中国GDP占全球比重从4%跃升至18%的经济实力,更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政治自觉。
"中国用真金白银证明,大国崛起不是靠拆台,而是靠担当。"俄罗斯《消息报》的评论道出发展中国家心声。非洲联盟代表团在紧急会议上集体起立鼓掌,称赞中国"在联合国最困难时刻伸出援手"。就连一向苛刻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当美国用会费要挟联合国改革时,中国选择用资金支持体系运转。"
但在盛赞背后,国际社会开始深刻反思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层矛盾。法国《世界报》指出:"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既享受一票否决权,却拒绝履行财政义务,这种'特权不负责'模式正在摧毁国际秩序基石。"德国智库"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过去五年联合国因资金短缺被迫取消的127个项目中,63%与美国欠费直接相关。
在联合国财务办公室的欠款名单上,中美两国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虽保持着22%的最高分摊比例,但实际缴纳率不足40%,其2025年国防预算却高达8950亿美元,相当于联合国常规预算的160倍。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务院同期宣布向台湾地区提供5.7亿美元军援,这笔钱恰好是其欠缴联合国会费的五分之一。
"美国把联合国当提款机,需要时要求改革,不需要时就拖欠会费。"巴西常驻联合国代表在闭门会议上的控诉引发共鸣。数据显示,美国自1986年通过《卡萨巴姆修正案》限制会费比例以来,累计拖欠会费超过200亿美元,相当于联合国10年的行政开支。这种"选择性履约"行为,与其在安理会动辄挥舞的"规则大棒"形成荒诞对照。
这场财政危机恰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历史的天平正在发生微妙倾斜。1945年《联合国宪章》签署时,美国承担着39.89%的最高会费比例,彼时的中国仅承担0.3%。八十年后,当中国分摊比例突破20%时,美国却用30亿美元欠费撕毁自己建立的规则体系。
"会费比例的变化,本质是全球权力结构的重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中国缴纳的每笔会费,都在转化为维和部队的蓝色头盔、人道主义救援的物资飞机、气候变化谈判的专家团队。2025年,中国维和人员数量保持全球第一,在南苏丹、马里等冲突地区执行着14项维和任务。这种"资金+人员"的双重投入,正在重塑国际责任的定义。
在联合国总部大厅的"缴费荣誉榜"上,中国的金色国徽首次升至第二位。这个位置不仅代表着经济实力,更意味着中国开始主导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据悉,中国正在牵头修订《联合国会费分摊办法》,拟建立"经济能力+国际责任"的复合评估体系,遏制某些国家"特权不负责"的行径。
"当某些国家试图用会费要挟改革时,中国选择用资金支持改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私人场合的感慨,道出了这场危机背后的深层变革。从1971年重返联合国时的1%分摊比例,到如今20%的全球第二大出资国,中国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证明:真正的大国崛起,不在于索取多少特权,而在于承担多少责任。
站在联合国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场会费危机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国际秩序转型的阵痛与希望。当中国代表将汇款凭证交给联合国财务官时,递出的不仅是6.85亿美元,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对现代国际体系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写在《联合国宪章》的中文版首页,刻在维和部队的蓝色贝雷帽上,更体现在每个发展中国家代表眼中闪烁的希望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