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 稳经济再添新动能!
创始人
2025-10-31 22:04:14
0

发改委: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

  【发改委: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10月31日上午10时,国家发改委召开10月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宣布一项重磅政策: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补充财力,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定向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这一政策被业内称为“稳经济组合拳”的关键落子,既为地方财政注入“强心剂”,也为四季度经济冲刺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发布会披露,5000亿元资金将通过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调配,其中2000亿元为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剩余3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综合财力。这一设计凸显“精准滴灌”特征——新增专项债并非“撒胡椒面”,而是聚焦投资建设领域,确保资金流向最急需的领域。“2000亿元专项债的用途高度聚焦。”专家指出,“与一般债券不同,专项债要求项目收益覆盖本息,这意味着资金将优先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有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领域,避免资金闲置。”例如,某中部省份计划用专项债建设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成后可通过票价收入和沿线土地增值收益覆盖债务,形成“投资-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政策明确“支持部分省份”,引发市场对资金流向的关注。多位经济学家分析,资金分配可能基于两大维度:一是债务压力较大的省份,通过专项债缓解偿债压力;二是投资潜力突出的省份,支持其扩大有效投资。

  以东北某省为例,该省近年来因人口外流和产业转型面临财政压力,但其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具备产业基础。新增专项债可支持其建设风电基地或智能工厂,既解决短期资金缺口,又为长期发展蓄能。而长三角某省则可能将资金用于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强化区域经济协同。

  “这种差异化支持体现了‘有保有压’的政策智慧。”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表示,“对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专项债是‘止血针’;对投资潜力大的地区,则是‘催化剂’。”

  政策能否见效,关键在于执行效率。李超在发布会上强调,国家发改委将“督促指导相关省份用好新增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抓紧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一表述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资金必须快速转化为实际投资。

  某省级发改委官员透露,其所在省份已启动专项债项目储备库建设,要求申报项目必须满足“三个到位”——用地、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到位,项目资本金到位,配套资金到位。“过去部分专项债项目因前期工作不充分导致‘钱等项目’,现在必须杜绝这种情况。”该官员表示。

  市场机构测算,若2000亿元专项债在四季度集中发行,可拉动约1.2万亿元总投资(按资本金比例计算),对GDP的拉动效应约0.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四季度需保持政策力度以实现全年目标。

  政策发布后,A股基建板块迅速走强。水泥、钢铁、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涨幅均超2%,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称“基建投资迎来拐点”。与此同时,地方财政部门人士普遍表示“压力缓解”。某县级财政局局长算了一笔账:该县今年需偿还专项债本息约8亿元,新增额度到位后,可腾出资金用于民生支出。

  “专项债的作用不仅是投资,更是财政政策的‘调节器’。”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张鹏指出,“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通过专项债扩大投资可稳定市场预期;当地方财政困难时,专项债可缓解偿债压力,避免‘处置风险的风险’。”

  此次专项债政策,折射出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的深层逻辑。一方面,通过定向输血支持地方投资,避免经济失速风险;另一方面,严格限定资金用途和项目收益要求,防止债务无序扩张。

  “这相当于给地方财政装了一个‘安全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比喻道,“资金必须投向有收益的项目,确保‘借得来、还得起’,既解决当前问题,又不留后遗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约28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约95%,仍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区间内。

  2000亿元专项债额度,看似是财政政策的一个“小切口”,实则是稳经济、促改革、防风险的一篇“大文章”。它既为地方财政“解渴”,又为投资增长“蓄力”;既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支持,又彰显政策设计的精准与克制。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这一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有手段应对经济波动,通过政策创新实现“行稳致远”。正如李超在发布会上所言:“我们将密切跟踪政策实施效果,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场专项债的“及时雨”,终将化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