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堪言!有茅台经销商今年已亏三四十万元 垫钱铺货被官方截胡,从“一瓶难求”变成“仓库管饱”!!
创始人
2025-10-31 21:05:43
0

  有茅台经销商今年已亏三四十万元

  【有茅台经销商今年已亏三四十万元】10月31日消息,杭州茅台经销商吴先生透露,从春节到现在库存价值三四百万元的茅台酒,今年已亏损三四十万元。茅台行情最高点应该在2021年年底,单瓶3250元左右,现在只有1760-1770元,主要原因是茅台批发量太大,​飞天茅台从“一瓶难求”变成“仓库管饱”。经销商当年垫钱铺货,现在客户全被官方截胡,库存压到喘不过气。曾几何时,一瓶飞天茅台,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更是流通市场的“硬通货”。有网友表示:“线上冲销量确实爽,可线下才是根。”​如今,三季度白酒企业财报尚未揭晓,但“销量大幅下滑”的结局早已写定。官方数据显示中秋节白酒销量同比降20%,白酒市场实际的跌幅远比表面呈现的更为惨烈。货架上蒙尘的高端白酒,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珍宝,无人问津;经销商们紧锁的眉头,犹如阴霾笼罩,透露出无尽的忧虑。这一切,都在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同一个残酷真相:白酒行业的危机,已如汹涌的潮水,从终端零售的堤岸,一路蔓延至行业根基的深处。就连曾经在白酒市场呼风唤雨、风光无限的茅台经销商,如今也深陷“看不到未来希望”的迷茫困境之中。

  正所谓,世间万物盛极必衰,狂欢盛宴的落幕,往往悄然伴随着寂静荒凉的开场,那繁华褪去后的冷清,如同潮水退去后裸露的沙滩,满是寂寥。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转,三年后的今天,杭州这座繁华都市里,茅台经销商吴先生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他那堆满纸箱的仓库中。仓库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酒香,可这酒香此刻却无法给吴先生带来丝毫慰藉,他的神情落寞而惆怅。

  曾经,飞天茅台被视为“液体黄金”,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一瓶难求。那时候,它的售价高达3250元,人们为了能买到一瓶,不惜四处奔波,托关系、找门路,甚至不惜加价购买。可如今,在市场的浪潮无情冲击下,它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如今,飞天茅台只能以1760 - 1770元的低价苦苦挣扎,试图在这残酷的市场中寻得一丝生存的空间,那价格的大幅跳水,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瞬间失去了光芒。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去那种人们为求一瓶飞天茅台而四处奔波、一酒难求的热闹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曾经被视作珍宝的飞天茅台,却成了仓库里堆积如山、无人问津的积压货,静静地躺在纸箱中,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

  有经销商苦笑:“当年垫钱铺货,以为抱住了金山,现在客户全被线上渠道截胡,库存压得人喘不过气。”

  从神坛跌落的,不只是价格,更是茅台的“金融信仰”。茅台经销权的争夺,曾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并非因为卖酒能赚多少差价,而是看中了茅台背后那条稳赚不赔的“炒货链”——囤货、待涨、转手,资金如滚雪球般膨胀。那时候,经销商们不是卖酒人,而是“炒酒客”,茅台的瓶盖下,涌动着资本的暗流。

  可如今,逻辑彻底颠覆。当茅台的金融属性被高企的库存和疲软的需求瓦解,当“囤货必涨”的神话破灭,它便只是一瓶标价千元的白酒。有网友一针见血:“线上冲销量确实爽,可线下才是根。”当这根“根”被数字化渠道悄然刨断,经销商们突然发现,自己手里攥着的不是金矿,而是沉甸甸的负担。

  行业的寒意,早已从终端蔓延至根基。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中秋白酒销量同比下滑20%,但若走进街头那些高档烟酒店,货架上积灰的高端白酒、老板紧锁的眉头,无声地诉说着更残酷的真相:实际跌幅远不止于此。三季度白酒企业财报尚未公布,但“销量大幅下滑”的结局,似乎已无悬念。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去金融化”的趋势正在加速。如果未来五年、十年,做茅台经销都赚不到钱,那么曾经“一权难求”的盛况,终将变成“无人问津”的冷清。茅台经销权从“点金棒”到“烫手山芋”的转变,不仅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更是整个白酒行业价值重估的开始。

  茅台经销商心态的转变,无疑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过去,茅台经销权炙手可热、人人争抢,人们看重的并非白酒本身所能带来的丰厚利润,而是茅台所具有的独特“金融属性”——只需囤酒待涨、转手倒卖,便能轻松坐享其成、获利颇丰。然而,时至今日,形势已发生了彻底逆转:倘若茅台丧失了其金融炒作的价值,仅仅作为一款普通商品存在,那么经销商的盈利空间无疑将被大幅挤压。不妨设想一下,倘若未来五年乃至十年,从事茅台经销都难以赚到钱,那么曾经“一权难求”的火爆场景,势必将沦为“无人问津”的冷清局面。而这种“去金融化”的趋势,正伴随着库存的持续高企和需求的日益疲软而加速显现。

  比经销商失势更为致命的,是核心消费土壤的彻底丧失。所谓“政务消费仅占5%”的说法,其实严重忽视了隐性需求的庞大存在——那些为维系关系、争取资源而宴请国企、央企人员的酒局,那些围绕政务资源衍生出的上下游应酬,才是高档烟酒店得以生存的核心所在,其规模或许远超直接政务消费的数倍之多。如今,随着“禁酒令”的层层加码,这类隐性消费被全面切断,烟酒店失去的不仅仅是客源,更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消费下行与通缩压力的双重夹击,使得连曾经因房地产而赚得盆满钵满的群体,如今也选择将钱存入银行,而非用于应酬消费,白酒的消费场景因此被进一步挤压。

  最无法回避的,是“稀缺性”谎言破灭后的库存大山。茅台每年1亿多瓶的产量、过去十年超10亿瓶的累计产能,早已让“酱香稀缺”沦为笑话;叠加投机资本囤积的5-6亿瓶库存,白酒行业早已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所谓“陈年老酒”,不过是过去卖不掉的存货;所谓“5斤粮食酿1斤酒”,也掩盖不了成本低廉的本质——当一款商品的库存足够全国人民喝上数年,却仍靠“稀缺”炒作价格,其泡沫的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茅台的黄昏,或许正是行业新生的黎明。当泡沫散去,酒终归是酒。茅台若能褪去金融的外衣,回归饮用的本质,或许才能找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存之道。而对此,一位经销商的话耐人寻味:“看不到希望。”这句话里,有迷茫,有阵痛,也有对未来的无声拷问。这场神话的落幕,不是终结,而是一堂关于价值与价格的现实课——任何脱离实体的炒作,终将回归尘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