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庄给老人发40万:已连续发了19年
【村庄给老人发40万:已连续发了19年】重阳节的翟庄村,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仅收到了节日祝福,还有实实在在的现金红包 ——65 岁以上每人 1200 元,80 岁以上每人 2000 元!这已是翟庄村连续第 19 年发放高龄补贴。今年重阳节,河南漯河翟庄村委为老人们发放了总额约 40 万元的补贴。村书记向记者透露,村里集体经济每年收入达千万元,这让持续关爱老年人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这里,重阳节发补贴已成为一个传统,持续了整整19年。村书记介绍,此次补贴包括了村里 65 岁以上的所有老人,65 岁以上每人 1200 元,80 岁以上则每人2000 元。这种按年龄分档的补贴方式,充分考虑到了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多生活困难的实际状况。除了重阳节的这份 “大礼”,村书记还透露,“平时除了过节,每个月也会给老人发钱”。
翟庄村能够持续 19 年发放老年补贴,关键在于其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村书记直言:“村里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千万”。这笔可观的收入为村庄的各项福利政策提供了坚实保障。翟庄村的案例并非孤例。同一天,在甘肃临泽县鸭暖镇张湾村,也举行了一场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发放暨 “孝善基金” 分红仪式。35650 元补助资金与价值 31600 元的生活物资发放到了村民手中。张湾村同样依靠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 —— 该村已连续三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 100 万元,今年预计突破 108 万元。
张湾村的补助方式尤为值得关注,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福利发放形式,创新采用 “社保补助+特殊群体福利” 复合模式。“社保补助” 分为 “普惠型” 和 “激励型” 两种。对参保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 300-2000 元的村民,每人发放 100 元定额补助,确保福利普惠共享。对连续 2 年选择 3000-5000 元较高缴费档次的参保人员,按年度缴费金额 5%额外补助,引导村民主动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特殊群体福利” 则对年满 70 周岁的成员及建国以来健在的离任村干部进行 “孝善基金” 分红,米、油、面粉等物资精准送达。
发放仪式上,张湾村村民闫自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天领到养老保险集体补助金以后,我非常高兴,张湾村这几年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给群众办了好多好事”。村书记观察到:“村里老人都很开心”。这充分说明了这些政策确实温暖了人心。鸭暖镇副镇长亢平霞表示:“今天我们率先在全县范围内首次启动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这是我们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成果”。
这些案例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农民养老保险从 “政府保基本” 向 “村集体添助力” 延伸。亢平霞副镇长强调,作为全县第一个以村集体经济资金补助村民养老保险的村,张湾村 “希望能为全县村集体经济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近年来,张湾村始终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举措。通过盘活闲置集体公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夯实集体经济 “家底”;依托现代设施农业优势,探索 “村企合作” 模式,激活产业发展 “引擎”。
翟庄村和张湾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例。这些村庄不仅发展了集体经济,更将经济发展成果直接反哺给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形成了良性循环。亢平霞副镇长表示:“下一步,张湾村将一如既往,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实事办好,以民生之热温暖千家万户”。这种发展理念,使得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人的振兴,是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