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
【美对中国加征24%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30 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谈后,美方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24% 关税暂停期延长一年。这项原定于 90 天后到期的暂停措施得以延续,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由于中国承诺加强管制芬太尼类药物出口,美国将把相关产品的关税从 20% 降至 10%。中国也同意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两国经贸关系出现显著回暖信号。
根据 2025 年 8 月 12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中美双方同意自 2025 年 8 月 12 日 12 时 01 分起,在 90 天内继续暂停实施 24% 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同时保留 10% 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这一措施源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达成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在随后于 6 月 9 日至 10 日举行的伦敦会谈和 7 月 28 日至 29 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会谈中,双方进一步磋商,最终达成了暂停加征高额关税的共识。如今,这一暂停期限从最初的 90 天大幅延长至一年,显示出两国推动经贸关系正常化的坚定意愿。
在 10 月 30 日的中美首脑会谈中,芬太尼问题成为突破关键。特朗普在会谈后表示,“与习近平进行一次非常良好的会谈,认为中国正会非常努力地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因此会立即将因芬太尼危机而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 20% 降至 10%”。这一进展并非突然到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 10 月 26 日美中贸易谈判结束后就已透露,双方已同意就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展开合作。《华尔街日报》10 月 28 日报道也预示,如果中方对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加强出口管制,美方可能会将 20% 的加征关税税率最低下调至 10%,这一预测在两天后的元首会谈中成为现实。
大豆贸易,这一中美经贸关系的 “压舱石”,也在此次会谈后重现活力。特朗普在会谈后明确表示,“习近平同意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一决定对美国农业州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也将有助于平衡中美贸易差额。大豆曾是中国自美国进口的重要农产品,但近年来受贸易摩擦影响,采购量大幅波动,恢复大豆采购不仅展现了中国推动贸易正常化的诚意,也为美国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元首会谈还触及了高科技领域的敏感问题。特朗普透露,两人讨论了 “Nvidia 晶片在中国的供应问题,但不包括最先进的 Blackwell 系列 AI 晶片”。这表明,尽管在贸易领域有所缓和,但美国在尖端技术出口方面仍持谨慎态度。科技与贸易的交织,使得中美经贸关系更加复杂,如何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促进贸易发展,成为双方需要持续平衡的课题。
除了主流关税议题,中美在其它领域也取得进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 2025 年 8 月 28 日决定,将部分中国产品的 301 关税豁免期限延长至 2025 年 11 月 29 日,此次豁免涉及 178 项产品。此外,围绕美方依据 301 调查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等行业采取的限制措施,双方可能达成共识,探讨妥善处理办法的务实路径,这表明美方或审慎评估并调整相关单边限制措施,以减少对中美企业和全球航运业的冲击。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国际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认为,“中美马来西亚贸谈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这释放出 “中美愿意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来处理矛盾” 的重要信号。沈逸同时指出,“中美经贸之间还存在不少复杂结构性矛盾,技术管制、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等深层问题不可能通过几次会谈就迎刃而解,需要时间和耐心逐步协调解决”,这一判断客观指出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更为重要的是,中美高层交往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特朗普在会谈后表示,“他将于4月访问中国,而习近平将在4月之后的某个时间访问美国”。这种持续的高层互动,为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24%高关税暂停期延长一年,芬太尼相关关税下调,大豆贸易恢复,这一系列进展为两国企业和全球经济注入了宝贵信心。前方道路依然漫长,但对话取代对抗已成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