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世界媒体的目光和焦点都对准了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在这座城市的金海国际机场,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国家元首面对面的会谈了1小时40分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的会晤,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的一次重要会晤,也将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图源:新华社
习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我愿继续同特朗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习主席还指出,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稳下来、向前走,这是两国人民对中美关系的殷切期待和真心盼望。习主席的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的大局观、发展观、利益观、世界观,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大气魄、大视野、大担当。
特朗普表示:“中国是伟大国家,习主席是受人尊敬的伟大领导人,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们相处非常愉快。美中关系一直很好,将来会更好,希望中国和美国的未来都更加美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伙伴,两国携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未来美中合作会取得更大成就。”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二战以来形成的世界秩序受到严峻挑战。习主席关于中美关系的论述,高瞻远瞩,透彻深邃,彰显了大国气魄和领袖风范,不仅对于中美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给全球治理以深刻启迪。
大局观:分歧属正常,把握好方向
习主席指出:“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习主席的这番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的大局观,高屋建瓴,发人深思!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中国和美国都拥有超大的国内市场,也曾经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经济联系的领域越多,产生分歧和摩擦的几率就越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分歧和摩擦?
过往,美国以“基于实力和地位”的思维来处理中美关系,来势汹汹,咄咄逼人,认为中国会在“极限施压”下屈服。就在今年4月,特朗普还向中国挥舞“关税大棒”,扬言加征高得离谱的关税,岂料“关税大棒”砸在钢板上。中国有力有节地回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谋定后动、说到做到,终于令美方认识到打压中国的招术不灵。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特别是中美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产业链深度嵌入,不是任何人可以凭个人意志能够掰开的。
习主席的讲话启示人们,对于经贸分歧和摩擦,必须以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以“贸易霸凌”“强权政治”的思维来打压和遏制。
发展观:不挑战谁,不取代谁
在会晤中,习主席向特朗普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习主席强调:“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
习主席这番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的发展观,坦荡从容,底气十足!
长期以来,美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不少,其中有两个观点颇具代表性。其一,把中国的崛起归功于西方的“恩赐”,特别是认为中国加入WTO“占了便宜”;其二,认为中国崛起后必然会抢夺他们的“蛋糕”,令他们走向衰落。
这些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其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确实帮了不少忙,但内因才是决定因素,中国善于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其二,中国发展从来都是“做大蛋糕”,而不是“抢别人的蛋糕”,中国人没有“抢夺”的基因,零和思维、丛林法则不适合用于中国。
习主席郑重地告诉美方,也是告诉世界,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亿万中国人民千辛万苦干出来的,中国每五年制定实施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盯住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中国发展密码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而不是别人手中!
习主席的讲话启示人们,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和衷共济、厚积薄发,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利益观:算大账,看长远
习主席指出:“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双方团队可以继续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谈下去,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
习主席的这番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的利益观,言辞中肯,语重心长!
习主席早就讲过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但这些年来,美方经常主动挑起事端,把中国拉入斗争的漩涡。美方对中国加征高关税,给中国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中国在稀土管制、大豆采购上的反制措施,同样让美国感受到切肤之痛。如今,美国国内民怨汹汹,特朗普政府终于放下身段,寻求对华和解。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的基因,中国人历来以“和合理念”看待和处理问题。中美贸易要减少摩擦、弥合分歧,双方都要有正确的利益观,善于以“和平方式”寻找“合作路径”。
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释放出利好消息,主要包括: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的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的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作为回应,中方也在相关方面做出让步。
习主席的讲话启示人们,利益观不同,背道而驰;利益观相同,相向而行。算大账、看长远,运筹帷幄、统筹兼顾,才能促合作、共繁荣。
世界观:大国担当,多办好事
习主席强调:“中美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也应该良性互动。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习主席的这番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的世界观,胸怀天下,心系苍生!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向何处去?大国应怎么办?习主席曾经在国际场合多次讲过:“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应是什么样子?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担当”。
习主席先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并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使其成为国际社会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这正体现了大国担当!
再看一个具体事例:中国自2003年起逐步推进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关税优惠,从最初的25个国家、194个税目,扩展至2024年底覆盖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440个以上税目。2025年6月,中国进一步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全品类零关税政策,涵盖所有税目产品。这同样体现了大国担当!
习主席的讲话启示人们,大国的样子,不是处处指手画脚,充当“教师爷”;也不是动辄“退群”,推卸国际义务;更不是“拉山头”、搞“小圈子”,挑起地缘冲突。大风泱泱、海晏河清,大国应守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共谋人类福祉。
对话比对抗好。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时隔六年再会晤,中国与美国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世界格局也不同于六年前。习主席深刻阐述中国的大局观、发展观、利益观、世界观,“中国声音”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中国气魄”气吞山河,气贯长虹!习主席领袖风范,世人敬仰,历史铭记!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