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惊!小伙买新车未出4S店就报故障 23万花得“糟心又心疼”,座椅底部铁皮裸露线路杂乱!
创始人
2025-10-29 00:01:40
0

  小伙买新车未出4S店就报故障

  【小伙买新车未出4S店就报故障】10月24日,河南一男子花费23万新买一辆国产SUV还没开出4S店就出现故障。维修后后座被拆得只剩铁皮,让车主既糟心又心疼。他表示:“要是出了4S店再坏,我都没这么恶心。” 据悉,完成提车手续后,他启动车辆时,仪表盘突然亮起“发动机故障”警示灯,车辆尚未驶出4S店。维修人员拆解后座检查时,发现座椅底部铁皮裸露,线路杂乱如废品回收站,后座被拆得只剩框架,露出锈迹斑斑的金属板。王先生拍摄的视频显示,未拆封的原厂塑料膜仍裹着方向盘,而后座已被破坏。售后经理李某最初称故障可能因“运输颠簸导致传感器松动”,后改口需“拆解发动机进一步检测”。当王先生要求退换车时,4S店以《汽车三包规定》为由拒绝,称“未完成上牌手续的车辆不适用退换条款”。客服在事件曝光后直接关闭王先生的咨询窗口,未提出解决方案。王先生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后,事件迅速登上百度热搜,网友怒斥4S店行为为“盲盒陷阱”。记者暗访发现,该店展厅内另一辆同款车型的引擎盖下竟塞着半块未拆封的方便面包装袋,进一步引发对4S店管理混乱的质疑。

  事件经网络曝光后,迅速引发公众对汽车消费领域系统性乱象的声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汽车消费投诉超42万件,其中“质量问题”“合同欺诈”“信息隐瞒”占比超六成,而展车当新车卖、售后推诿、检测成本高昂等问题,更暴露出行业监管的滞后与法律保护的薄弱。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汽车消费投诉42.3万件,其中“质量问题”“合同欺诈”“信息隐瞒”占比超60%。某品牌4S店离职销售透露,展车当新车卖能多赚3%-5%利润,行业普遍存在此类现象。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涉事4S店被要求暂停新车销售业务。

  根据现行法规,车辆需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为“重大质量问题”才能强制退换,单次检测费用高达8000-1.5万元。律师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对商品瑕疵有告知义务,但现实中消费者常因举证困难、耗时过长而放弃维权。网友建议立法:未明确告知展车身份的按欺诈三倍赔偿,并呼吁建立购车7天无理由退换制度。

  某品牌4S店离职销售透露,将展车充当新车销售可多赚3%-5%利润,且“行业普遍存在此类现象”。记者暗访发现,涉事4S店展厅内同款车型引擎盖下竟塞着未拆封的方便面包装袋,管理混乱可见一斑。这种将消费者权益视为“成本项”的短视行为,本质是资本逐利与道德底线失守的双重结果。而《汽车三包规定》中“未完成上牌手续不适用退换”的条款,更被4S店利用为逃避责任的“护身符”,导致消费者在购车初期即陷入维权困境。

  现行法规要求车辆需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为“重大质量问题”方可强制退换,但单次检测费用高达8000-1.5万元,远超普通消费者承受能力。律师指出,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经营者对商品瑕疵的告知义务,但实践中消费者常因举证困难、流程繁琐而放弃维权。河南车主的遭遇便是典型:4S店先以“传感器松动”敷衍,后要求拆解发动机,最终以“未上牌”为由拒绝退换,整个过程消费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网友建议“未明确告知展车身份按欺诈三倍赔偿”,并呼吁建立“购车7天无理由退换制度”,直指当前法律对消费者保护的不足。事实上,欧盟、日本等地区早已实施类似制度,通过倒逼企业规范经营,有效降低了消费纠纷。国内若能借鉴此经验,将“信息透明”与“退换便利”纳入法律强制条款,可从源头遏制4S店的欺诈行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需强化事前预防与事后追责。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暂停涉事4S店新车销售业务的举措值得肯定,但更需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展车管理、合同条款、售后流程进行全链条监管。此外,可推动建立公益性检测平台,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让“重大质量问题”的鉴定不再成为横亘在消费者面前的“天堑”。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其质量与售后直接关乎民生福祉。当“盲盒陷阱”“展车当新车卖”成为行业潜规则,当消费者提车时需“赌运气”,不仅损害个体权益,更会动摇市场对国产汽车的信任基础。唯有通过法律完善划定底线、监管升级压实责任、企业自律重塑诚信,方能构建健康有序的汽车消费生态,让“买车”回归“消费”本质,而非“冒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