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4.7级地震致房屋倒塌系谣言
【新疆4.7级地震致房屋倒塌系谣言】2025 年 10 月 27 日 15 时 39 分,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发生 4.7 级地震,震源深度 27 公里。然而,比地震本身传播更快的,是网络上迅速蔓延的 “地震废墟”“房屋倒塌” 等图文信息。10 月 28 日,官方辟谣来了!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消息,经与托克逊县应急管理局核实,这些引发关注的信息均为谣言,与实际情况不符。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无财产损失。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南偏东,属戈壁荒漠无人区域。这里人烟稀少,并非人口稠密区。然而,地震发生后不久,个别网民为博取流量,罔顾事实,通过自媒体账号发布了所谓 “地震废墟”“房屋倒塌”“抢险救援” 等图文信息。这些配有现场感强烈图片的文字说明,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了不明真相网友的担忧和转发。有细心网友发现,部分图片并非本次地震现场,而是从其他事件中盗用或合成的图片。
面对网络谣言的传播,官方迅速作出回应。托克逊县应急管理局核实后明确表示:网传信息均为谣言,与实际情况不符。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财产损失。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在 10 月 28 日发布权威消息,以正视听。事实上,这已不是新疆地区首次遭遇地震谣言困扰。2025 年 8 月,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 4.0 级地震时,也有网民发布 “房屋倒塌”“应急救援” 等虚假图片误导公众。
博取流量是造谣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在自媒体时代,关注度意味着经济利益,一些人不惜编造夸张内容吸引眼球。利用公众关切也是常见手法。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引发广泛关注,造谣者利用人们的同理心和关切,使不实信息得以迅速传播。恐慌心理的蔓延也不容忽视。即使是没有造成实际损害的小震级地震,也可能引发部分民众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更容易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针对屡禁不止的网络谣言问题,我国已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造谣传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25 年 6 月,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重拳打击编造虚假灾情、险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公布了 8 起典型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有当事人为吸粉引流,编造拼接 “新疆巴州和硕县 4.6 级地震导致房屋坍塌” 的谣言视频,混淆视听,最终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网信部门多次提醒广大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切勿轻信或传播非正规来源、未经证实的地震信息,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
关注官方渠道是辨别地震谣言最有效的方法。地震发生后,应通过应急管理部门、官方新闻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而非轻信自媒体发布的内容。核查信息来源也很关键。可靠的信息往往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来源,而谣言则常常模糊处理,缺乏具体细节。理性判断内容能帮助识别谣言。诸如 “地震废墟”“房屋倒塌” 等夸张表述,与 4.7 级地震的实际破坏力常不相符,震中位于无人区却描述有大量建筑物倒塌,这些都可能是谣言的特征。
官方辟谣来了,真相是地震未造成任何损失!那些所谓的 “废墟” 照片、“救援” 场面,不过是博取眼球的工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次手指滑动转发前,请务必三思:你传递的是真相,还是他人精心编织的谎言?让我们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