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冬第一批车厘子一箱近1000元
【今冬第一批车厘子一箱近1000元】北京新发地市场,今冬第一批空运车厘子标出每箱近 1000 元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直呼 “吃不起”。但这波高价只是 “先行试吃版”,真正的价格跳水要等到 12 月中旬。“今年的车厘子怎么这么贵?” 望着水果店里标价惊人的车厘子,不少消费者发出这样的感叹。2025 年秋冬季的第一批车厘子,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但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 —— 北京新发地市场一箱直逼 1000 元。这波让人咋舌的高价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规律?普通消费者何时才能实现 “车厘子自由”?
今冬首批车厘子的高价并非偶然。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厘子全都是通过空运方式 “空投” 到位的。空运车厘子的速度虽快,但成本极高。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波车厘子贵,是因为一半的钱都用在机票上了”。与海运相比,空运的成本要高出数倍。据水果经销商介绍,“走空运的话,运输成本能占到六成,而海运将运费成本降低到了两成”。这就是为何初上市的车厘子价格如此高昂,它更像是针对高端消费群体的 “先行试吃版”。
对于被高价吓退的消费者来说,好消息是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根据往年经验,等到 12 月中旬,第一艘海运大船到港后,车厘子价格将直接跳水,品种和规格也会更加齐全。回顾 2025 年 1 月的市场情况,当时车厘子价格曾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身价几近 “腰斩”。在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4J 级别的智利进口车厘子平均售价为每斤 50 元,1J 级别的平均售价为 20 元一斤。
今年车厘子市场的供应情况值得关注。据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预测,2024/2025 产季智利车厘子产量将创新高,预计出口量比上一产季增长 50%,约 1.32 亿箱(每箱 5 公斤)。中国已连续 7 年成为智利车厘子的最大出口目的国,超过 90% 的智利车厘子都销往中国市场。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智利果农多举措提高车厘子产量,带动成本和价格下降。智利农业研究和政策办公室报告显示,2000 年,智利车厘子树种植园面积仅 3241 公顷,但 2022 年已达 61559 公顷,增长近 20 倍。
面对车厘子长途运输后的保鲜问题,不少消费者产生疑问:“车厘子经历这么长时间不烂,是不是泡药了?” 对此专家解释,原箱车厘子都是密封封装,内部充入惰性气体,起到保鲜的作用,并非消费者担心的 “泡药”。车厘子保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果实在七成熟时采摘,经过 “冷激” 处理并喷洒一层食品级保鲜剂。运输中的气调包装技术,让车厘子进入 “休眠” 状态。专家提醒消费者,车厘子切记要吃多少洗多少,剩下的放入冰箱冷藏,以保持最佳口感。
车厘子价格差异巨大,与其等级直接相关。进口车厘子的分级普遍是以果粒直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使用 “ROW” 和 “J” 来区分。在南半球常用的 “J” 分级体系中,“J” 的数量越多,代表果实越大,J 级果径在 26-28mm 之间,JJ 级为 28-30mm,JJJ 级达 30-32mm,更稀有的 JJJJ 级甚至能达到 32-34mm。以 “ROW” 标准划分的车厘子,则是数字越小,果实越大。这些等级划分不仅代表大小,通常也与成熟度和甜度相关,等级越高价格越贵。在 2025 年 1 月的市场上,4J 级别的智利进口车厘子平均售价为每斤 50 元,而 1J 级别的平均售价为 20 元一斤,价格差距明显。
面对高价车厘子,消费者也需要保持理性。从营养学角度看,车厘子和中国樱桃的营养价值差不多。车厘子其实属于樱桃的一种,跟中国樱桃的区别只是品种不一样。大家习惯把进口的甜樱桃叫作 “车厘子”,而把国产的甜樱桃称为大樱桃。有数据显示,车厘子的铁含量只有 0.36 毫克 / 100 克,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成人大约要吃 333 公斤,所以适量吃车厘子不会铁中毒。专家建议,为保证水果均衡摄入,普通人一天摄入车厘子 100~150 克,大约 10~15 颗即可。
今年冬季的首批车厘子以 “天价” 亮相,不过是车厘子上市周期中的一段小插曲。随着 12 月中旬海运车厘子的大规模到港,价格 “高台跳水” 已成定局!从曾经的 “奢侈品” 到如今越来越多人能享受的日常水果,车厘子价格的变迁,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国内市场日益繁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