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4日电(记者 陈卓仪)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23日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香港和澳门社会各界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受访学者分析,香港在越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将扮演更重要的战略角色,中央将更大力将香港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框架。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特首李家超发文表示,香港会在国家发展蓝图中找准优势定位,主动对接“十五五”规划港澳篇章,把握国家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澳门特首岑浩辉表示,将团结带领澳门社会各界,抢抓国家“十五五”时期新机遇。
特区政府官员和商界人士亦从各自角度阐述如何加快对接“十五五”规划,开创发展新局面。香港和澳门主流报章媒体均发表社评文章分析如何理解国家全盘规划,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港澳力量。
以往的五年规划,都专门设置了港澳篇章,“十四五”规划更是确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智慧财产权贸易中心。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接受中通社采访时表示,国家五年规划对于港澳特区来说,指导未来发展方向。他回顾香港过去五年依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八大中心定位规划各产业发展,预计“十五五”规划可能会赋予香港一个新的定位: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全会公报提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刘兆佳表示,香港主动对接、深度融合国家发展,不应仅限制于涉港澳字眼,而应全盘理解。他分析,国家越来越将香港纳入国家发展蓝图,香港的发展也要主动积极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全会公报在阐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时强调“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24日举行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记者会上,现场提到明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取得新的突破。
刘兆佳认为,无论是大湾区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企业资金出海、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规划,香港都有深度对接参与的机遇。他分析香港的传统优势仍是金融、法律法规接轨国际,近日特区政府成立出海专班,正是抓准了定位,发挥了香港熟悉国际市场的所长,贡献国家应对美西方打压、拓展海外市场的所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