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0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悄然调整关税策略,19日更称美国或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希望中国“至少能像以前一样购买大豆”。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被外界嘲讽的“TACO”策略,为何在与中国的贸易博弈中频频失灵?
美国总统特朗普 图源:新华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暗示,美国可下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中国“必须为我们做些什么”。特朗普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三大问题。他称,“希望中国至少能像以前一样购买大豆”,“希望中国禁止芬太尼”,“不希望对方和我们玩稀土游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0日对此回应表示,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任何问题。
特朗普推出关税政策以来,在美国政界与金融市场流行一个缩写词“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为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讽刺其常对外扬言加征关税,但美国政府对市场与经济压力的容忍度有限,导致其政策频频退缩。特朗普辩称“TACO”是其谈判策略,先定高价再下调,换取对方自愿妥协。在与中国的贸易议题上,特朗普的“TACO”戏码屡屡失效。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20日对香港中通社表示,特朗普态度放软来自多方面因素。一方面,美国厂商受关税影响,零部件成本提高,产业受伤害。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制措施令特朗普忌惮,除了稀土和大豆,中方手中还有多张牌,若限制中低端芯片出口,美国工业领域多行业将受冲击。特朗普过时且错误的经济逻辑,导致美国自身受损严重化,调整关税政策是必然结果。此外,特朗普或顾及中期选举和法院调查。
中国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余凌曲指出:“受到关税打压后,中国贸易仍高速增长,贸易结构优化,从片面强调产品出海,到出现企业、产能出海等新形态,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随著对美贸易下降,中国对其他地区贸易反向增长,逐渐形成去美国化的贸易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应对特朗普政府谈判策略的底气。”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18日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余凌曲认为,中美能否达成协议,取决于两点。一是关税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反噬效应何时显现,当前已看到很多苗头,待通胀等问题更多暴露,特朗普政府会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如何以更严厉有效的措施反制。中美下一步谈判不能孤立贸易问题,而要通盘考虑如何令两者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可持续,让双方都能获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