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部:有间谍入住海景民宿偷拍军港
【国安部:有间谍入住海景民宿偷拍军港】推开窗是碧海蓝天,枕浪声入眠——这本该是某沿海民宿在旅游平台上最吸引人的卖点。直到一位“特殊住客”的出现,让这扇观景落地窗成了威胁国家安全的危险通道。10月18日消息,某海景民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住客。该住客通过线上平台办理了连续多日入住,但这位住客并未像其他普通游客一样,兴致勃勃地外出游览当地风景名胜,而是对所住民宿房间内一扇正对着军事码头的落地窗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他仿佛着了魔一般,一到房间就径直走到这扇窗前,熟练地架起专业相机,调好参数,开始长时间地聚焦拍摄军事码头内军舰的动态、人员活动以及各类设施情况等敏感画面,似乎在刻意捕捉着什么关键信息。民宿店主小赵在日常巡查和打扫房间时,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位“特殊客人”的异常举动。他发现该住客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守在窗边,架着相机不停地拍摄,而且回想起这位住客在订房时,曾在线上特别咨询过能否从房间看到军港,以及是否可以租船外出到附近海域等问题,这一系列举动让小赵觉得十分可疑,心中隐隐涌起一股不安。
恰巧此时,国安干警来到民宿进行安全指导工作。小赵没有丝毫犹豫,及时将这一可疑情况详细地报告给了国安干警。国安机关在接到报告后,迅速展开行动,依据小赵提供的线索进行精准排查和锁定,经过一番缜密的侦查,成功侦破了这起境外间谍观测搜情案,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军事秘密的安全。
在民宿经营者提供的房间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扇落地窗视野极其开阔,站在窗前,军事码头的景象一览无余。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或许是一个拍摄日出美景、捕捉帆影绰约的绝佳位置,大家可能会在这里留下许多浪漫美好的照片。然而,这位住客的相机里,却装满了军舰进出港的时间、频率,军事设施的布局、规模,以及舰艇编队的队形、动向等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影像资料,每一张照片都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国家安全机关在后续的深入调查中揭露: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民宿房间,实际上早已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精心改造成了一个针对我军港的“前沿观察哨”。他们利用民宿的便利条件,将这里作为窥探我军事机密的秘密据点,妄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我方重要军事信息。
该案件的成功破获,为我们揭示了非传统领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与传统军事禁区偷拍那种直接、明显的方式不同,如今依托共享经济业态而出现的海景民宿、高层公寓、观景台等民用场所,正悄然成为间谍人员窥探我军事机密的新据点。“犯罪分子十分狡猾,他们利用民用设施作掩护,让窃密行为更加隐蔽,很难被及时发现。”国家安全干警指出,“这类场所往往具备观测角度佳、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给我们的安全防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案件背后是一个严峻现实:当间谍行为渗透进日常生活场景,维护国家安全更需要全民参与。对长期租用特定观景房间、行为异常的客人保持警惕,注意发现长期架设观测设备、频繁拍摄敏感区域的行为。在享受海景的同时保持必要警觉,可疑行为请立即拨打12339!!
此案并非孤立事件。今年7月,国家安全部曾通报一起商户直播泄密案:某商户为推广海景房,在短视频平台以军港为背景连续直播数十次,每次数小时,导致军舰停泊、进出港动态遭实时暴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观看直播,直接获取我军事设施动态,甚至有观众在直播间询问“军港位置”“房间链接”,为间谍提供线下观测点位指引。国家安全部指出,定时、定点的直播可能成为境外势力的“免费观测平台”。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更构成对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已破获多起利用网络直播、民宿偷拍等手段窃取涉军情报的案件,涉案人员涵盖商户、游客甚至境外驻华机构人员。
案件曝光后,国家安全机关会同地方部门对军港周边开展专项排查,要求涉军港区域的酒店、民宿、住宅等在面海一侧房间及观景平台设置“禁止拍摄”“禁止放飞无人机”等警示标识,并强制履行对住客的提醒告知义务。例如,某滨海城市在军港周边500米范围内安装阻视膜、百叶窗,阻断直视角度;部分民宿在房间内张贴《反间谍安全防范责任书》,明确住客拍摄涉军目标的法律责任。
同时,国家安全部呼吁公众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强调“军事安全无小事”。公民如发现可疑拍摄行为、异常咨询或境外人员长期驻留涉军区域,可通过12339举报电话、网络平台或直接向当地国安机关报告。2025年3月实施的《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许可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军事目标周边建设项目投资人、管理人需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责任,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防护网络。
当你在下次预订海景民宿时,请记得:那片蔚蓝不仅承载着诗意与远方,更肩负着国家安全的重任。每一个面向特殊区域的窗口,都应该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前哨,而非泄密的漏洞。
这片海,需要我们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