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17日电 香港建造业议会加强培训支援,包括帮助工人多学技能的“一专多能”及培训工人成为中工或大工的“技术提升”,学额将增加2400个,即有共4000个学额,完成课程者可获得10000至19000元津贴。香港发展局1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欢迎,并指出,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下获批而仍然有效的输入配额整体数目持续下降,由今年第二季的8016个减至最新季度的7332个。
发展局在社交网站说,建造业议会带领工会、商会加强培训,在2022/23至2027/28学年期间每年的培训名额,已由6000个大幅增加至不少于12000个,至今已成功培训约40000名学员,超过90%在行内就业,有助应对建造业人力的老化及需求。今年的《施政报告》也提出额外预留300亿元在未来两至三年加大工程项目开支,当局会善用款项,推展更多中小型工程项目,例如喉管、街道、码头等工程。
发展局提到,现时不同的施工阶段个别工种仍有人力短缺的情况,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作为辅助措施,在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的原则下协助应对余下的人手短缺,让工程项目得以启动或推进,当局每季接收申请,实事求是按需求审批,以计划最新一轮申请为例,批出10宗共986个输入劳工名额,涵盖不同类型公营项目,全数属于合资格申请的技术工人及技术人员短缺工种,同时申请人已按计划要求进行本地招聘。
发展局指出,即使按需要批出新的申请,由于早前获批输入的名额当中部份已完成有关工作,计划下获批而仍然有效的输入配额整体数目持续下降,由今年第二季的8016个减至最新季度的7332个,远低于计划配额上限12000个,反映计划配合建造业实际人力市场情况,并严格管控使用情况。
发展局表示,近数轮申请主要批出涉及工程后期工序的工种,例如空调制冷设备、消防设备等机电相关工种,均是现时行业出现严重短缺的工种,会以本地劳工优先就业为政策原则,着重加强本地培训及推动行业使用科技增加生产力,并在私营市场短期调整时支援工友,同时就输入劳工申请做好审批及把关工作,应对行业的人力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