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15日电 (记者 陈卓仪)香港运输及物流局最新向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提交文件,介绍粤车南下计划安排最新概况。此次粤车南下超预期推进,原本以为只能停留在机场,现在是一步到位开进市区,可谓是惊喜。
实际上,今年7月份香港官方才公布政策方向,不到半年,最新消息已经是11月有望实施,出乎意料。毕竟,两地的车流互通,涉及证照不同、用车习惯、道路规则,更涉及香港民意,目前看来,粤车南下推展顺畅。有分析认为有三个原因:
其一,港车北上已经有了两地车辆互通的基础,可供粤车南下参考。港车北上2023年7月推出,两年时间已有超过10万港车参加,平均每五架车便有一架参与;大桥使用量亦屡创新高,今年五月的双向车流量达45万车次,即每日平均约15000车次,比“港车北上”实施前上升约170%。在这期间,香港和广东一直在通关、预约、验车等方向做出优化,可以说这些磨合经验为粤车南下理顺了很多关卡。
其二,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的全运会,也为两地在政策沟通方面有了更紧密的基础。众所周知,全运会举办涉及三地的统筹、跨境赛事的安排、票务分配等等,这些都是大湾区概念提出后,前所未有的融合实践。例如跨境马拉松、跨境自行车赛,都需要三方商量适合的方案确保通关顺畅,而粤车南下在全运会筹备期间提出,相信也能借鉴不少经验,促使方案更快通过。
其三,香港政府对于粤车南下的进展定位很明确——小步快走。因此一开始在入境市区部分,会以小规模的每日100个预约名额开展。100个名额看似很多,但相对于香港每天数十万的车流,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比例。相信这个初步数字,是香港的道路使用者比较放心的。小步快走、累积经验、再增加名额,这也是港车北上的实践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正在进入新阶段。过去几年车辆的互通,是一大突破,更是接下来更多互联互通的宝贵经验,也对香港发展北部都会区有深刻启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