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市固体废物年底前将可转废为能
创始人
2025-10-15 16:01:40
0

香港新闻网10月15日电 题:香港都市固体废物年底前将可转废为能

香港新闻网记者 梁嘉轩

都市固体废物多年以来是香港一项主要的挑战。《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提及,香港的转废为能设施将于近年年底前投产,日前,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接受香港新闻网专访,介绍香港针对都市固体废物及转废为能上的优化成果。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香港中通社记者 孙晋欣摄

都市固体废物包括家居废物及工商业废物。徐浩光介绍,香港近年都市固体废物量已显著减少。数据显示,2021年香港都市固体废物每日弃置量约11400吨,到2024年已降至10500吨,减幅达7.5%。

取得这成绩,市民参与回收、源头减废,是其中一大“功臣”。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减废回收“零废堆填”的相关项目推进,包括优化“绿在区区”的相关措施。

坚尼地城绿在坚城回收设施。图源:环保署

徐浩光介绍,“绿在区区”公共收集点由2022年年中约160个,大幅增加五倍至现时约800个。市民可在收集点通过绿绿赏手机APP兑换奖赏,而目前该APP用户已超过100万人,更在2024年度荣获Google Play香港“最佳社会贡献应用程式”大奖;“绿在区区” 收集的回收物总量亦由2022年全年约20300公吨增加至2024年约41800公吨,升幅超过一倍。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源头减废方面,特区政府于去年4月22日正式推出管制即弃塑胶的相关法例,要求餐厅、食肆等场所提供外卖时,不得主动提供塑胶餐具。徐浩光表示,法例实施以来,收到不少正面反馈。其中,多间连锁餐厅反映现时八成香港市民外卖时会主动拒绝塑胶餐具,预计每年可减少6000万套即弃塑胶餐具的使用。

当然,作为一座有著750万人口的城市,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需求不会消失,不过特区政府正落实一系列转废为能的措施,让垃圾焕发新价值。

图源:环保署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转废为能(电能)设施 I·PARK 1 将于年底前陆续投入服务,特区政府明年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兴建 I·PARK 2,扩大转废为能的容量。

徐浩光在谈及未来时表示,I·PARK 1 年底投运后每日可处理约3000吨废物,而两个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后,合计每日可处理近9000吨都市固体废物,进一步提升香港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能力。

I·PARK 1 项目的其中一大特色是采用先进的高温焚化技术,以有效分解包括二恶英在内的有机化合物。而由于替代石化燃料发电,以及减少都市固体废物的堆填量,每年估计可减少约44万公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