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原CEO祝九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万科原CEO祝九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月14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资本市场与地产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首席执行官祝九胜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截至发稿,万科集团及关联方中国建设银行均未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但多路信源交叉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这场突如其来的高管落马事件,不仅将万科推向舆论风口,更折射出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深度调整期的治理阵痛。
时间回溯至2025年1月15日,市场突然传出祝九胜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消息。当日深夜,祝九胜通过朋友圈转发万科泊寓商旅短租推广链接,并配文“节前出差、春节团聚……选商旅短租”,以间接方式否认传闻。记者随后拨通其电话,得到“安好”的回应。然而,这场看似有力的“辟谣”仅维持了12天。
1月27日,万科发布公告称,祝九胜因“身体原因”辞去公司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等所有职务。这一表述与当时市场流传的“协助调查”形成微妙反差。据深圳地产业内人士透露,自1月下旬起,祝九胜便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其手机长期处于关机或无人接听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祝九胜现年56岁,拥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及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2012年期间,他在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任职,历任多个重要岗位,积累了深厚的金融资源与人脉。
2012年,祝九胜加盟万科,出任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2018年1月,在万科创始人王石退休后,祝九胜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成为这家千亿级房企的“二把手”。在其任内,万科曾提出“活下去”的警示口号,并加速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万科也面临债务压力与经营挑战。
尽管官方尚未披露祝九胜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具体原因,但结合其金融背景与万科近期动态,市场普遍猜测此事或与金融业务相关。据法律人士分析,刑事强制措施通常针对涉嫌犯罪且证据较为充分的情形,可能涉及贷款诈骗、违规放贷、职务侵占等罪名。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0月13日,万科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长辛杰已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而就在前一日,有自媒体爆料辛杰于9月18日在深圳一场会议中被当场带走,但该消息随后被删除。两起高管变动事件的密集发生,令市场对万科管理层稳定性产生担忧。
祝九胜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从恒大集团原执行总裁柯鹏被查,到碧桂园区域总裁落马,再到融创中国高管接受调查,头部房企已成为反腐重点领域。
“房地产行业涉及资金量大、利益链条长,容易滋生腐败。”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指出,随着行业进入“黑铁时代”,企业利润空间压缩,过去隐藏的治理问题逐渐暴露。此次祝九胜被查,或预示着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房企金融业务的穿透式监管。
面对高管连续变动,万科始终保持低调。自1月以来,公司未就祝九胜事件发布正式公告,仅在1月27日的董事变更公告中提及“因身体原因离职”。与此同时,万科加速引入国资背景高管:深圳市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于2024年接任万科董事长,原深圳国资委副主任黄力平进入董事会。
“万科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治理革命。”某券商地产分析师表示,国资入主后,万科的管理风格从市场化激进转向稳健合规,此次事件或加速公司去杠杆与风险出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科有息负债规模较年初下降12%,融资成本降至4.1%。
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上掀起热烈讨论。网友“地产观察者”留言:“连万科这样的标杆企业都出问题,说明行业积弊已深。”另一名网友“理性看市”则质疑:“为何高管落马总在离职后曝光?信息披露是否及时?”
法律界人士提醒,在司法机关未公布具体案情前,应避免对当事人进行有罪推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件再次敲响企业合规经营的警钟。“无论是民企还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明表示。
当祝九胜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传开,深圳万科总部大楼的灯光依旧明亮。这座见证了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地标建筑,此刻正映照着行业变革的阵痛与希望。从“高杠杆、高周转”到“控风险、稳经营”,中国房地产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祝九胜事件不仅是个体的沉浮,更是行业规范化的必经之路。当反腐利剑斩断利益输送的黑手,当合规文化取代野蛮生长,中国房地产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发展”的跨越。这场风暴终将过去,但它留下的警示将长久回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没有任何企业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唯有敬畏规则、坚守底线,方能在时代的洪流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