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腿疼1个月以为缺钙却查出骨癌
【男孩腿疼1个月以为缺钙却查出骨癌】一碗碗精心熬制的骨头汤,没能补回18岁乐乐的腿骨健康,反而掩盖了潜伏的致命威胁——骨癌。"为什么偏偏让我的孩子得这个病,才18岁呀,刚上高三......"面对儿子的诊断书,这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母亲泣不成声。今年7月,本该在学校与同学一起冲刺高考的乐乐,左腿膝盖开始疼痛。起初的疼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母亲以为这只是孩子长个儿缺钙,便炖骨头汤为他补充营养。一个月后,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到影响走路。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乐乐被确诊为骨肉瘤,病变范围达12厘米。
确诊后的治疗过程一波三折。乐乐在医院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曾一度出现好转迹象。然而,一场意外改变了整个治疗方向。乐乐在坐三轮车时不小心摔倒,导致左腿骨折。这一摔造成了灾难性后果——骨折导致整个大腿下段被肿瘤细胞污染。主治医生严肃告知家属:"不截肢的话复发转移的风险都非常大,为了保命,乐乐左腿只能被截肢。"
骨癌早期症状极易与生长痛混淆。乐乐的经历并非个例。生长痛通常是肌肉性、间歇性的,多在夜间出现;而骨肿瘤的痛是持续加深的,尤其在夜间或休息时更明显,并可能伴随肿胀或关节活动受限。权威医学资料显示,骨肉瘤最好发于8-25岁的青少年,这与青少年骨骼快速发育,骨细胞分裂活跃有关。膝关节是骨肉瘤最常出现疼痛的部位。
恶性骨肿瘤误诊现象相当普遍。郑州市骨科医院骨肿瘤骨病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12-2015年间接诊的曾误诊的恶性骨肿瘤病例。研究显示,15例患者均在外院首诊时误诊,误诊时间2-16周,平均4周。这些病例被误诊为良性骨肿瘤、炎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创伤性骨折。临床表现多样性、肿瘤学专业知识匮乏及医技检查局限性是导致恶性骨肿瘤误诊的主要原因。
专家提醒,孩子腿痛超一周就应排查骨肿瘤。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韦兴指出:"疼痛是骨肿瘤的典型症状,特别是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膝关节疼痛,或是轻微受伤后休息1周以上疼痛不能缓解者,应警惕恶性骨肿瘤的可能。"更明确的警示是:"孩子腿疼连续3周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要高度警惕骨肉瘤。"这种疼痛特征为"静息痛"——玩耍时因高兴感觉不到疼痛,到睡觉时却感觉到明显疼痛。
骨肉瘤并非不治之症。目前,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模式已被广泛接受,成为该病标准的治疗模式。如果病情属于早期,可以考虑保肢手术;如果病情属于晚期或无保肢条件者,则建议截肢手术。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骨科曹燕明主任强调:"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才能为孩子保住生命与肢体功能,争取治愈机会。"令人振奋的是,该院近期为一名16岁骨肉瘤少年成功实施了膝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手术,让他重新获得了行走能力。
因延误诊断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一位14岁少女从确诊骨癌到离世仅11个月。其父在讣文中悲痛表示:"摸着你渐渐冰凉的小脸蛋,我感觉天都要塌了!你才14岁,正是如花的年纪,你还没有来得及体验美好生活,便离我们而去..."
另一名9岁男孩一开始只是叫膝盖痛,父母以为是"生长痛",3个月后确诊时已发展为右膝小圆细胞骨肉瘤,病灶向脊柱和肺部转移,不得不截肢、化疗。数据显示,约60%的骨肉瘤病人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乐乐的病情目前相对稳定,但他永远失去了左腿。
这个18岁高三学生的遭遇,是一个关于警惕与忽视、希望与遗憾的沉重警示。"孩子若出现腿痛3周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夜间疼痛明显,出现走路困难等,则要高度警惕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