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考年龄放宽了 ”35岁门槛”提高至38岁,共计招录3.81万人!!
创始人
2025-10-15 02:02:09
0

  国考年龄放宽了

  【国考年龄放宽了】当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还在为三十岁职场危机焦虑时,现实中的"王漫妮们"已经收到一份重磅惊喜——2026年度国考报名即将开启,不仅计划招录3.81万人创历史新高,更首次将本科生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应届硕士博士更是放宽到43周岁!这个消息像一颗深水炸弹,在"大龄考公族"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10月15日起,202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今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报考年龄限制放宽至本科38周岁以下、应届硕博43周岁以下,笔试定于11月30日举行。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显示,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细看这份"年龄松绑令",堪称近年来最给力的考公新政。过去"35岁门槛"让多少职场精英在公考报名系统前悻悻而退,如今政策调整释放出明确信号:公务员队伍同样需要成熟人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放宽主要针对两类群体:一是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年龄上限从35岁提至38岁;二是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岁。这意味着,那些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后决定"体制内再出发"的"社会人",或是延迟毕业继续深造的高学历人才,都获得了宝贵的"第二次机会"。

  当我们翻开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数据统计表,会清晰地发现一个颇为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究的现象:在报考人群的年龄分布中,30 - 35岁这个年龄段的报考人数始终居高不下,呈现出一种稳定且持续的热度。就拿去年来说,仅这一年龄段的报考群体人数就超过了87万人,这一庞大的数字足以证明该年龄段人群对考公的强烈意愿和积极参与。

  某知名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后显示,在参与调研的35岁以上考生中,超过六成的人明确表示“年龄限制是他们在考公路上遇到的最大阻碍”。这种年龄限制就像一道无形的门槛,将许多有志于投身公务员队伍的人挡在了门外。而此次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放宽了报考年龄限制,预计将有约23万原本被“35岁门槛”卡住的潜在考生获得报考资格,这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希望之门。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硕博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这使得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此次政策将年龄线放宽至43岁,为这部分有着深厚学术底蕴、被称为“学术型选手”的群体保留了充足的发展窗口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追逐自己的公务员梦想。

  这一政策消息一经公布,各大社交平台瞬间沸腾起来,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热议的涟漪。在微博上,与该政策相关的热门话题下,网友们的讨论异常热烈。其中,一位自称“36岁互联网大厂边缘人”的网友留言道:“终于等到政策东风,我准备报老家税务局的岗位,希望这次能成功上岸。”这条留言获得了上千个点赞,引发了众多有着相似经历网友的共鸣。而在知乎热榜上,“大龄考公是否值得”的讨论帖阅读量迅速突破百万,网友们各抒己见,从职业发展、家庭因素到个人兴趣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探讨。

  人力资源专家针对这一政策调整指出,这一举措既是对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积极应对,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可以吸引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同时也体现了“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才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提醒大家,年龄放宽并不意味着竞争减弱。去年国考中,最热岗位的报录比仍高达3572:1,竞争依然十分激烈,考生们不能因为年龄放宽就掉以轻心。

  对于那些跃跃欲试、准备投身考公大军的大龄考生,专家给出了特别建议,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合理评估自身竞争力。中央部委岗位往往对基层经验有着隐性要求,大龄考生虽然可能在社会阅历和工作能力上有一定优势,但也需要明确自己是否符合岗位的隐性条件。其次,要科学规划复习节奏。大龄考生在记忆力方面可能不及应届生,但他们在逻辑分析能力上往往更强,因此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关注岗位附加条件。部分艰苦边远地区岗位会放宽年龄限制,但可能会设置最低服务年限等附加条件,考生在报考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某公考培训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后,35 +以上学员的咨询量暴涨300%,“定制化备考方案”成为热门需求。许多大龄考生希望借助专业机构的帮助,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提高自己的考公成功率。

  从"35岁魔咒"到"38岁机遇",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微调,更折射出人才评价体系的进步。当"年龄焦虑"遇上政策暖风,或许我们该少些"还能考吗"的自我怀疑,多些"怎样考好"的务实思考。毕竟,在公务员这个最讲究"资历"与"沉淀"的职业赛道上,成熟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正如一位资深考公培训师所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过早的放弃——38岁考公,不过是把二十几岁的梦想,用更从容的姿态重新拾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