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美昨天进行了工作层会谈
【商务部:中美昨天进行了工作层会谈】10月14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近日,美方官员称,在得知中方对稀土等相关物项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后,提出与中方进行通话,但中方推迟了这一建议。同时美方表示,双方需要找到回到稳定局面的办法。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近日已就美威胁对华加征关税等阐明立场。中国对稀土等物项的出口管制是依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旨在维护国家及国际共同安全,对合规申请会许可,且措施出台前已通报美方。反观美方,长期泛化国安、滥用出口管制、歧视对华,马德里经贸会谈后仍新增对华限制,中方坚决反对。关于关税战、贸易战,中方立场一贯:打则奉陪,谈则敞开。中美合作共赢、斗则俱伤,过去4轮磋商证明双方能协商解决问题,且双方一直保持沟通,昨日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当美国政客挥舞关税大棒的手还未落下,中国稀土管制的"紧箍咒"已先声夺人——这场看似剑拔弩张的经贸博弈,竟在10月13日的工作层会谈中透出一丝微妙转机。这场被媒体戏称为"边打边谈"的拉锯战,像极了过山车轨道上的激烈角逐:时而俯冲直下,时而盘旋上升,而终点究竟是"双输"深渊还是"共赢"高峰?
第一幕:稀土牌VS关税剑——谁在玩更险的"高空走钢丝"?
中国祭出稀土管制这枚"战略核弹",直接戳中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门。数据显示,美国8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从F-35战机到特斯拉电机,缺了稀土就像厨师没了盐。而美方反手抛出的关税大棒,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打在棉花上——中国对美出口中,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的商品占比不足两成,且早已通过多元化市场消化压力。这场"你掐我供应链,我断你技术粮"的博弈,倒像两位杂技演员在高空走钢丝,谁先手抖,谁就摔得更惨。
第二幕:通话被拒VS工作层会谈——中美沟通的"冰火两重天"
美方宣称"中方推迟通话",却绝口不提自己刚在马德里经贸会谈后新增对华限制措施。这种"我捅你一刀,还问你为啥不接我电话"的操作,堪称国际关系版"渣男语录"。而中方直接甩出"打则奉陪,谈则敞开"的硬核态度,转身却在工作层会谈中与美方坐回谈判桌。这种"该刚则刚,能谈则谈"的灵活策略,像极了太极拳的以柔克刚——既不让对方得寸进尺,又为局势留出转圜空间。
第三幕:4轮磋商的启示录——斗则俱伤,合才能开"盲盒"
过去4轮中美经贸磋商证明,双方完全有能力在谈判桌上化解分歧。从农产品采购到知识产权保护,每一次突破都像拆开"合作盲盒":你以为里面是陷阱,打开却发现是共赢的糖果。而当前工作层会谈的重启,更像是在经贸过山车上系紧了安全带——尽管轨道颠簸,但至少双方都意识到:摔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终局猜想:当"过山车"驶向何方?
这场经贸博弈的终极答案,或许藏在两个数据里:中国对美出口占总额的17%,而美国在华企业利润占其全球利润的23%。数字不会说谎——当关税成本最终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当特斯拉因稀土短缺被迫停产,当波音飞机因供应链断裂交不了货,或许白宫才会真正明白: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最终买单的是自己的钱包。
中美经贸这列过山车,既不需要"同归于尽"的刺激,也不该沦为"零和博弈"的闹剧。当工作层会谈的灯光亮起,或许双方都该想想:与其在轨道上争个你死我活,不如携手把过山车改造成"共赢摩天轮"——毕竟,抬头看天时,谁都不想错过那片共同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