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13日电 在中国能源发展的蓝图中,一条全新的“绿色能源大动脉”正加速贯通。作为“十四五”规划下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全线2681公里的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把西藏大规模“绿电”稳定送入湾区,该工程2029年全面投运后,每年可向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整个过程,只需要9毫秒。
粤港澳大湾区夜景。新华社资料图
香港《大公报》报道,藏粤直流工程输电线路约2681公里,是中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在送端西藏昌都、林芝及受端广东广州、深圳共建设四座±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
同时,它还是世界首个四端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全线近90%为山地、30%为高山大岭。工程建设不仅要面临雪山冻土、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及无人区作业等艰巨任务,还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的世界级挑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言乐表示:“依托藏粤直流工程,中国将全面攻克电网薄弱地区、高海拔地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安全并网、远距离送出和安全消纳的世界级技术难题。”
年输湾区电能 约三峡年发电量一半
据透露,该工程拟2029年全面投运,每年可向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能,约为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一半。为了让绿电顺利到达广东,工程采用世界领先的“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灵活调度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发出的绿电,减少电流的扰动和对电网的冲击,保障供电不中断。有了技术的保证,工程就能将西藏的绿电闪送到广东,整个过程,只需要9毫秒。粤港澳大湾区是电力消费高地,也是能源升级的前沿阵地。随著藏粤直流工程的开建,粤港澳大湾区将在未来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中掌握更大主动权。
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们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十四五”期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中国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同时,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