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城房价153元/平?中介回应
【东北小城房价153元/平?中介回应】10月12日,一则“东北小城房价153元/平方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转发量突破10万次。视频中,黑龙江省鸡西市恒山区一套65平方米的二手房以总价1万元挂牌,折合单价约153元/平方米。这一价格与一线城市动辄数万元的房价形成强烈反差,迅速点燃公众对东北楼市现状的讨论。然而,经多方核实,这一价格仅为极端个例,背后折射出的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人口流失、产业萎缩与市场分化。视频中的房源位于恒山区某步梯小区顶楼(6层),户型为一室一厅一卫,面积65平方米。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小区内部环境整洁,配有健身器材和小广场,周边医院等配套齐全。房屋内部虽经过简单装修,墙漆、瓷砖、暖气等设施完备,但作为顶层无电梯房源,其居住舒适度明显受限。房东透露,该房源最低可接受1万元总价,且可再议价2000元。“这类房子大多是矿区老小区或远离市中心的地段,房东着急用钱才会低价抛售。”鸡西市恒山区中心街一家房产中介负责人表示。据其介绍,当地类似房源总价普遍在1万至2万元之间,但占比不足市场总量的5%。安居客平台数据显示,恒山区最低价房源为小恒山小区一套65.25平方米的2室1厅,总价4.2万元(单价644元/平方米);房天下平台则显示,梨树区恒太家园一套55.23平方米毛坯房总价3.58万元(单价648元/平方米)。主流平台综合显示,鸡西市二手房均价约为4000元/平方米,153元/平方米的房源实为“极端案例”。鸡西市作为东北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素有“煤城”“石墨之都”之称,煤炭产业曾支撑其经济繁荣。然而,随着资源枯竭与产业转型滞后,人口外流与市场萎缩成为常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鸡西市户籍人口从2010年的186.2万人降至2023年的160.96万人,13年间减少25.24万人。“现在年轻人都去哈尔滨、沈阳甚至南方打工了,留在这里的大多是老人。”恒山区一位居民坦言。人口流失直接导致住房需求萎缩,部分老旧小区空置率攀升。中介透露,一些矿区周边小区入住率不足30%,房东为快速回笼资金,不得不以“地板价”抛售。
但市场并非全面低迷。鸡西市核心区域电梯新房价格仍稳定在3000至5000元/平方米,学区房、商圈房等优质资源价格坚挺。例如,鸡冠区某品牌开发商楼盘均价达4800元/平方米,且需排队摇号。“低价房是‘老破小’,好房子根本不愁卖。”当地中介表示。
国家统计局8月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显示,东北楼市呈现明显分化:新房价格方面,沈阳、吉林环比上涨0.2%,而牡丹江、锦州、长春环比下降0.2%;二手房价格方面,仅长春环比上涨0.1%,锦州同比下降6.7%。这种分化在鸡西市同样显著——核心区房价受刚需支撑,而边缘区域则因人口流失陷入“有价无市”的困境。
为稳定市场,鸡西市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包括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比例等,但效果有限。“根本问题还是产业和人口。”黑龙江省社科院专家指出,资源型城市需通过产业升级吸引人才回流,否则楼市长期低迷难以逆转。例如,鸡西市正大力发展石墨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2025年石墨产业产值预计突破百亿元,或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153元/平方米的房价引发网友激烈讨论。部分人认为这是“居住自由”的体现:“1万元在北京连厕所都买不到,在这里却能拥有整套房子。”但更多人表达担忧:“顶楼无电梯,冬天供暖可能成问题”“周边没有好学校,孩子教育怎么办?”
记者采访到一位近期在鸡西购房的南方投资者李先生。他以1.8万元购入一套60平方米的老房,计划改造为民宿。“这里空气好、夏天凉快,适合避暑。”但他也坦言,房屋老化、物业缺失等问题需额外投入数万元维修。而对于本地居民王女士来说,低价房并非首选:“宁可多花点钱买电梯房,老人上下楼方便。”
153元/平方米的房价,看似是市场极端个例,实则暴露出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当煤炭红利消退,人口与产业的外流使部分区域楼市陷入“低价陷阱”,而核心区域则因资源集中保持韧性。这种分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城市发展模式的缩影。对于鸡西而言,低价房或许能吸引少数投资者或避暑人群,但真正支撑楼市长期健康的,仍是产业升级与人口回流。正如专家所言:“房子可以低价,但生活不能‘低价’。只有让城市重新焕发活力,楼市才能走出‘冰火两重天’的困境。”这场关于房价的讨论,最终指向的,是一个关于城市如何在新时代寻找新出路的深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