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广东海洋大学“宿舍像废弃仓库”
【曝广东海洋大学“宿舍像废弃仓库”】近日,一则“广东海洋大学宿舍像废弃仓库”的爆料引发舆论热议。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图文,称该校湖光校区东区部分宿舍存在设施老旧、空间局促等问题,甚至有学生家长直言“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度过,这样的环境让人心疼”。事件迅速登上热搜,记者多方调查发现,这场争议背后,是高校历史积淀与现代化需求的深刻矛盾。据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涉事宿舍位于湖光校区东区,部分房间墙面斑驳、门窗锈蚀,床铺为上下铺结构,与校内其他区域上床下桌的设计形成鲜明对比。一名匿名学生透露:“东区宿舍楼龄超过20年,虽然有独立卫浴和空调,但阳台狭窄,晾衣架只能挂几件衣服,遇到回南天根本不够用。”另有学生补充,东区宿舍混住现象普遍,“大一新生和研究生可能住在同一栋楼,作息差异大,容易产生矛盾”。家长李女士向记者表示,孩子入学前曾查阅学校官网,发现宿舍条件描述为“四人间或六人间,配备空调、热水器”,但实际入住后发现“宣传照里的上床下桌只出现在中区和西区,东区部分宿舍仍是老式上下铺”。“我们理解学校历史悠久,但孩子每天要在宿舍学习、休息,这样的环境是否会影响身心健康?”她质疑道。针对争议,记者多次致电广东海洋大学党政办、招生办及投诉电话,暂未获得直接回应。但根据学校官网及公开资料,湖光校区作为校本部,占地超4000亩,宿舍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三大区域,其中东区因毗邻校门口和商业中心,生活便利但楼龄最长;中区靠近教学楼,以四人间为主;西区为新建宿舍,设施最新但距离教学区较远。一名不愿具名的校内工作人员透露,东区宿舍改造面临多重挑战:“部分楼栋属于历史保护建筑,不能随意拆改;另外,学校近年扩建阳江校区,资金压力较大,宿舍升级需分阶段推进。”他同时强调,东区宿舍收费标准为每年1700元,低于中区(2000元/年)和西区(2200元/年),“价格差异体现了设施水平的不同”。
10月12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湖光校区。在东区宿舍区,记者看到海安、海宁等大院外立面略显陈旧,但楼下便利店、快递站、美食街一应俱全,学生生活便利。一名正在取快递的学生表示:“虽然宿舍旧点,但下楼就是小吃街,晚上还能去操场跑步,挺有烟火气的。”
然而,当记者进入一栋涉事宿舍楼时,发现部分房间存在采光不足、储物空间紧张等问题。一名大二学生抱怨:“我们宿舍六个人,只有两个衣柜,衣服只能堆在床上;阳台小到连洗衣机都放不下,只能手洗。”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区海欢楼的一名新生向记者展示其四人间宿舍:上床下桌、独立卫浴、空调全覆盖,楼下还有丰巢快递柜。“这里像‘西伯利亚’一样偏远,但宿舍条件确实好。”他笑着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广东海洋大学宿舍争议折射出国内高校后勤管理的普遍困境:“许多老牌院校因历史原因,宿舍条件参差不齐,但改造资金往往优先用于教学科研,导致学生需求被忽视。”他建议,高校应建立“动态升级机制”,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定期排查老旧设施,并公开改造计划,“透明化沟通比单纯回应质疑更重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强调,宿舍环境不仅是生活问题,更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同一所大学内,不同校区、不同区域的宿舍条件差异过大,可能加剧学生之间的心理落差。高校应尽可能均衡资源分配,避免因硬件差距影响学生的归属感。”
面对争议,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并未止步于网络发声。记者了解到,该校学生会已发起“宿舍改造提案大赛”,鼓励学生提交可行性方案。一名参赛学生表示:“我们不想只是抱怨,而是希望通过调研,提出既保留东区生活便利性、又提升居住舒适度的建议,比如增加公共洗衣房、优化储物空间等。”
与此同时,部分东区宿舍楼长组织了“宿舍美化行动”,学生们自购墙纸、收纳盒,将老旧宿舍改造成温馨小窝。一名参与改造的学生说:“环境可以暂时不完美,但我们的生活态度不能将就。”广东海洋大学的宿舍争议,本质上是高校发展进程中“历史积淀”与“现代需求”的碰撞。作为一所拥有近90年历史的老牌院校,其宿舍条件的多样性既是历史的印记,也是现实的挑战。这场风波提醒我们:高校后勤管理不能止步于“达标”,而应追求“温度”。当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声时,他们呼唤的不仅是一间设施齐全的宿舍,更是一份被重视、被尊重的归属感。唯有在历史传承与现实需求间找到平衡点,才能让每一栋宿舍楼都成为学生青春记忆中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