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野党协商联手让高市早苗落选 在野党联手狙击高市早苗,政坛地震或改写首相格局!
创始人
2025-10-12 15:02:46
0

日本在野党协商联手让高市早苗落选

  【日本在野党协商联手让高市早苗落选】2025年10月,日本政坛因一场前所未有的权力博弈陷入动荡。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本被视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热门人选,却因执政联盟破裂、在野党联合施压,面临“上台即下台”的危机。这场政治风暴的核心,是自民党与公明党26年执政联盟的崩塌,以及七大在野党为争夺首相宝座展开的激烈角力。10月10日,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与高市早苗会面后,正式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这一决定源于双方在“政治黑金”问题上的根本分歧。自民党派阀“岸田派”“安倍派”此前因政治资金丑闻遭重创,公明党要求自民党强化对企业及团体政治献金的监管,尤其是涉及黑金丑闻的派阀,但自民党仅给出“模糊承诺”,引发公明党强烈不满。齐藤铁夫直言:“自民党对黑金问题的处理态度,让我们感到已到极限。”

  公明党的退出直接削弱了高市早苗的票仓。在众议院465个席位中,自民党仅占196席,公明党则持有24席。若公明党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拒绝支持高市早苗,转而投票给自家党首齐藤铁夫,高市早苗的胜算将大幅下降。更严峻的是,公明党还明确表示,若进入决胜轮投票,“绝不会支持在野党候选人以外的对象”,这相当于切断了高市早苗通过妥协获取支持的路径。

  面对自民党的危机,七大在野党(包括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等)迅速展开联合行动。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11日报道,立宪民主党正考虑放弃推举本党党首野田佳彦,转而统一支持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以形成“反自民党联盟”。当前票数格局显示,若立宪民主党(148席)、日本维新会(41席)、国民民主党(21席)三党统一支持玉木雄一郎,在野党联盟将获得210票,远超自民党的196席。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公开表示:“这是十几年一遇的政权更迭机遇。”然而,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国民民主党要求立宪民主党在政策基调上与其保持一致,尤其在核电站政策上分歧显著——国民民主党支持重建和新建核电站,而立宪民主党主张“无核社会”。玉木雄一郎强调:“不会为了凑数就和立宪民主党合作,而没有任何政策上的协调。”

  此外,玉木雄一郎的个人形象也成为争议焦点。2024年首相选举期间,他曾被爆出轨前写真偶像小泉美雪,这段丑闻至今未完全平息。尽管如此,在野党仍将其视为“最不坏的选择”,试图通过统一票源打破自民党的垄断。

  高市早苗的危机不仅来自外部,更源于自民党内部的派阀矛盾。在10月4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她虽以185票对156票击败小泉进次郎,但这一胜利更多是派阀妥协的结果,而非坚定支持。例如,她任命原安倍派、卷入黑金丑闻的萩生田光一为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进一步加剧了党内不满。

  更致命的是,高市早苗的极端保守立场引发国际关切。她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提议在俄乌冲突中“夺回北方四岛”,这些言论被批评为“四面树敌”。日本外相岩屋毅曾公开表示:“选谁上台都可以,唯独不能是极右翼。”美国方面也对其持保留态度,认为高市早苗若在中日之间“整出幺蛾子”,将迫使美国陷入两难境地。

  日本国会首相指名选举的规则是,众参两院均参与投票,如果两院结果出现分歧,则以众议院的结果为准。投票采取“两轮决胜制”,如果无人在首轮获得过半数支持(至少233票),将在得票数前两名的候选人之间再投一次票,得票多者当选首相。

  目前,自民党(196席)与公明党(24席)的联盟破裂后,高市早苗基本无望在首轮胜出,而是要拼一拼决胜轮。若三大在野党通力合作、公明党在决胜轮中依旧不支持高市早苗,那么高市早苗将落选。理论上来讲会出现这种结果,但鉴于前提条件太苛刻,出现概率大大降低。

  这场政治风暴暴露了日本政坛的深层矛盾。从安倍晋三的长期执政到菅义伟、岸田文雄、石破茂的快速更迭,日本政坛正陷入“稳定与动荡”的轮回。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日本政坛面临三种可能:自民党寻找新盟友(如与极右翼组织维新会合作,但政策分歧可能加剧党内混乱)、在野党大联合(形成短期执政联盟,但政策主张南辕北辙,难以持久)、自民党勉强执政(依靠196席勉强通过法案,但首相职位将如“走马灯”般轮换)。

  高市早苗若最终落选,将成为首位当选自民党总裁却未能就任首相的政客;若勉强上台,也可能因政策推行阻而成为“短命首相”。这场政治风暴背后,是日本社会对自民党长期执政的疲惫,以及对政治清廉与政策创新的渴望。无论结果如何,日本政坛的“地震”才刚刚开始。

  高市早苗的困境,恰是民主政治韧性的体现。当极端立场与政治黑金侵蚀公信力时,在野党的联合狙击与公明党的“用脚投票”,共同构成了对权力滥用的制衡。这场政坛地震提醒我们:民主的本质不是对权力的崇拜,而是对权力的约束。唯有保持清醒与自省,才能避免陷入“稳定与动荡”的恶性循环。日本政坛的未来,或许正藏在这场风暴的反思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