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失踪7年后 家人才知他车祸离世
【男子失踪7年后 家人才知他车祸离世】10月9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斗糯村的杨女士发布补告,称其弟弟在2018年8月底失联,家人寻找多年无果,今年8月才得知其弟弟2018年9月已在江西赣州出车祸身亡。讣告如下:“各位亲朋好友:痛惜爱弟杨胜学于2018年9月6日22点30分在江西省赣州市因车祸不幸离世。因当时面目全非,查不到他身份证,联系不到我们家属,我们当年发布寻人启事无果。时隔多年,如今已得知江西赣州交警队的通知。杨胜学已在2018年因车祸当场死亡。通知家属做DNA鉴定,结果配比成功,德年以29岁告终。”杨女士表示,2017年,杨胜学作为家中幼弟,跟随同乡前往浙江打工,希望能在沿海城市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2018年春节过后,他再次收拾行囊,独自踏上了前往浙江的列车,继续在异乡打拼。然而,到了2018年7月,杨胜学因计划返黔贷款做生意,但手头资金紧张,便向在老家的妹妹借了1000元作为路费。妹妹虽然经济也不宽裕,但还是尽力帮了弟弟一把。杨女士回忆道,2019年7月中旬,弟弟突然打来电话,称自己乘坐的大巴车在江西境内发生故障,无法继续前行,只能暂时滞留。当时,杨胜学的语气显得有些焦急,但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恐慌。然而,自那通电话之后,杨胜学便彻底失去了联系。
父母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多次拨打杨胜学的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他们甚至为杨胜学的手机账户充值,希望能通过短信或微信与他取得联系,但依旧没有任何回应。为了寻找失踪的儿子,家人在镇宁当地报了警,并向警方提供了杨胜学的外貌特征、最后一次出现的行踪等详细信息。
家人同时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寻人启事找杨胜学,但无有效线索。家人担忧其被“黑工厂”控制或骗至境外,四处打听无果。今年,家人抖音寻人引警方关注,7月7日警方通知其父母DNA采样,后发现匹配遗体,父母悲痛欲绝。
时间回溯到2018年9月6日22点30分,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105国道回龙镇半岭垃圾场路口,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当时,杨胜学搭乘的车辆在赣州境内突然出现故障,司机不得不将车停在路边进行检查和维修。杨胜学见车辆一时无法修好,便决定下车步行,他心里想着,走一段路或许能搭到其他车辆,继续自己的行程。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他走在一段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的道路上时,一辆快速行驶的车辆从远处疾驰而来。由于视线不佳,司机未能及时发现前方的杨胜学,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刹车。车辆狠狠地撞上了杨胜学,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瞬间倒地,当场失去了生命。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肇事司机叶某某因未确保安全及车速负主责,杨胜学夜间在车流大的车行道坐卧停留负次责。杨胜学面部受损严重,无身份证手机,身份难确认,警方将其DNA录入系统。后随着DNA数据库完善升级,杨胜学DNA与家属样本匹配,身份得以确认。杨胜学之死映照出公众安全意识与基层应急机制薄弱,促人思考系统预防之道。他车辆故障后不当选择,暴露个体安全意识不足,且未带证件,致身份难确认,延误救援,使事件处理被动。
基层应急机制的滞后同样在杨胜学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车辆故障时,没有规范设置警示标志,这无疑给其他过往车辆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增加了二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在家庭寻人方面,依然过度依赖传统的张贴启事、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等方式,缺乏与公安系统的有效数据联动。这种信息传递的低效和不畅通,使得寻找失踪人员的过程变得漫长而艰难,让许多本可以及时解决的案件陷入了“七年悬案”的困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杨胜学能够随身携带电子身份证,或者在事故发生后警方能够通过手机定位快速联系到家属,或许这场悲剧就能够避免,或者至少不会让案件陷入长达七年的悬而未决。这深刻地凸显了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和完善基层应急体系的紧迫性。公众安全教育迫在眉睫,要让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携带证件、规范应急操作的重要性;而基层应急体系的完善也刻不容缓,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打造数据共享平台,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杨胜学案的解决并非终点,而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双重路径,引导我们从个案解决走向系统预防。
技术是推动社会治理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身份验证方面,推广电子身份证、生物识别技术,构建“无证身份验证”体系,能够让人们在无需携带实体证件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证明自己的身份,提高身份确认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扩大DNA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将流浪人员、交通事故无名尸等纳入常态化管理,能够为身份不明的人员提供更精准的身份识别手段,为解决相关案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机制创新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建立“失踪人员 - DNA库”联动机制,要求医疗机构、殡葬部门在处理无名尸时强制录入DNA,能够实现失踪人员信息与DNA数据库的快速匹配,大大缩短身份确认的时间。开发“应急救援APP”,集成一键报警、位置共享、安全指南等功能,能够让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求助,并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准确传达给救援人员,同时提供实用的安全指南,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降低夜间故障等事件带来的风险。
国际上在处理类似问题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美国为例,通过《失踪儿童法案》强制要求医疗机构对无名尸进行DNA建档,并结合全国数据库实现快速匹配,其身份确认周期平均缩短至3个月。中国可以借鉴此类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将其转化为制度优势。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推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杨胜学之死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但它也为我们指明了社会治理的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公众安全意识和基层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赋能和机制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系统预防的社会治理体系,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让社会更加安全、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