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金钉子” 中国已有11颗
【这种“金钉子” 中国已有11颗】10月11日消息,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八郎村的山谷中,一枚特殊的"钉子"被永久钉入岩层。这并非普通的金属钉,而是全球第82枚、中国第11枚"金钉子"。当这枚"金钉子"被敲入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层时,它不仅标记了一个地质年代的精确起点,更将中国的地质科学推向了世界前沿。这些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的"金钉子",如同地球历史的"黄金坐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世界的窗口。"金钉子"的学名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这个看似晦涩的术语背后,隐藏着地球科学最核心的密码。想象一下,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浓缩成一本厚重的书籍,那么"金钉子"就是这本书中精确标记章节开始的页码。它们代表着地质年代的分界点,是科学家们用来划分地球历史的标准"书签"。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所言:"'金钉子'是一把尺子,能衡量地球的地质年代;是一枚书签,标注地球演变的历史。"
中国科学家在"金钉子"的确立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97年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的全球第一枚"金钉子"开始,中国学者已在浙江、湖南、广西、湖北、贵州等地成功确立11枚"金钉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地层学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更彰显了中国科学家的国际竞争力。贵州剑河的这枚新晋"金钉子",更是填补了寒武纪中期全球地层对比的空白,将5.2亿年前的地球历史精确"出版发行"。
确立一枚"金钉子"绝非易事,其标准之严格堪称地质学界的"奥运金牌"。首先,候选地层必须具有连续完整的沉积记录,不能有明显的后期改造痕迹;其次,需要含有丰富且演化谱系清晰的化石,能够精确追溯生命演化的轨迹;最重要的是,这些标志物必须具有全球可对比性,能够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岩层中被识别。贵州剑河的"金钉子"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当地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群和近乎连续的岩石地层序列——这里不仅发现了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凯里生物群,还保存了反映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关键证据。
每一枚"金钉子"的确立都是国际科学合作的结晶。以贵州剑河"金钉子"为例,从提案到最终获批,中国科学家进行了近30年的持续研究,经历了国际工作组讨论、全球19个地层分会认证、国际地层委员会表决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等一系列严格程序。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提交充分的研究证据和严密的论证材料,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专家的严格审视。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国际合作精神,正是"金钉子"能够成为地球科学"黄金标准"的根本保证。
"金钉子"价值不止于学术,是地球“记忆U盘”,存生命演化、环境变迁关键信息,如浙江长兴、贵州剑河的“金钉子”分别锚定生物灭绝事件、记录生命大爆发,助理解过去、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还能揭示宇宙来客痕迹。从宏观看,“金钉子”网络构成全球统一地质年代框架,全球82枚“金钉子”为重建地球历史搭建国际标准时间框架,支撑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基础,中国科学家贡献大。站在新起点,“金钉子”意义延伸,我国科学家发起“深时数字地球”计划,整合地球时空大数据,将使其在数字化时代发挥更大作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从浙江常山的第一枚到贵州剑河的第十一枚,中国的"金钉子"之路见证了科学探索的艰辛与辉煌。这些镶嵌在岩层中的"黄金坐标",不仅是地球历史的精确标记,更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知识边疆拓展的卓越贡献。当我们凝视这些"金钉子"时,实际上是在阅读一部用岩石和化石写就的地球史诗——一部关于生命、环境和时间的宏大叙事。而这些叙事,正由中国科学家与全球同行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