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一小学开学1个月后关闭
【辽宁一小学开学1个月后关闭】2025年10月,辽宁营口鲅鱼圈区神井子小学大门紧闭,校内空无一人。一个多月前,这里还书声琅琅,如今却只剩下门口那块略显斑驳的校牌。2025年10月10日,一则关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神井子小学开学仅1个月后关闭”的消息引发网络关注。视频画面显示,学校大门紧闭,门口悬挂着“营口市鲅鱼圈区神井子小学分校”的牌子。拍摄者感叹,这所学校当年在鲅鱼圈也曾辉煌过,没想到今年却关闭了。神井子小学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公立小学。今年9月1日,它刚迎来新学期,谁料一个多月后的“十一”假期结束后,学校就正式关闭,与淮河路小学合并。
神井子小学并非一直如此寂寥。这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龙山公园脚下的学校,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18个教学班,各功能教室齐全。学校拥有18名在编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在编教师也将一并转至淮河路小学工作。就在今年8月10日,神井子小学还发布了2025年秋季招生公告,招生对象为2019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十一”假期结束后,神井子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收到了学校关闭的通知。淮河路小学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一共有100多名学生从神井子小学转至该校,并于合并后第二天就开始在淮河路小学上课”。学生们的学区也相应划至淮河路小学。这意味着,这些孩子在一个多月的学习后,不得不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对于学校关闭的原因,鲅鱼圈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学生人少,学校自然而然就合并了”。神井子小学工作人员也确认了学校已与淮河路小学合并的消息。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育率的下降,神井子小学所在区域的适龄儿童数量大幅减少,导致学校招生困难,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神井子小学的关停并非孤例。2025年8月,葫芦岛杨家杖子一小因“生源枯竭”停止招生;全国范围内,2024年小学减少7200所,教学点持续萎缩。过去二十年,中国乡村小学从41.6万所锐减至不足8万所。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神井子”的退场。有网友表示,自己所在地区的小学也因适龄儿童减少而合并,这反映了当前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学校合并的逻辑看似合理:学生少了,资源集中能提升教育质量。但问题在于,这种“自然淘汰”是否真的自然?又是否公平?国务院2012年就明确要求,撤并必须经过论证、公示、听证,多数家长反对不得强行推进。可神井子小学8月还在招生,9月开学,10月关闭——程序何在?家长意见是否被倾听?
学校撤并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制造新困境。学生被集中到城镇中心校,大班额却在加剧。2024年全国小学大班和超大班数量不降反升,一年增加3500个。孩子们挤在56人以上的教室里,教学质量如何保障?而对农村家庭而言,通勤距离拉长,接送成本上升,寄宿低龄化带来心理适应难题,教育负担不减反增。神井子小学的关闭,是当前人口结构变化下教育资源调整的一个缩影。面对适龄儿童减少的现实,学校合并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如何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如何保障学生和教师的权益,仍需要教育部门认真思考。
“随着适龄儿童的减少,学生人少,学校自然而然就合并了”——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这句话,轻描淡写地概括了一所拥有60年历史的学校的终结。
当最后一名学生离开校园,神井子小学的钟声不再响起,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