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伟大复兴!故宫同一片天空看到泪目 百年华诞,同一片天空见证变迁!
创始人
2025-10-10 23:03:17
0

故宫同一片天空看到泪目

  【故宫同一片天空看到泪目】20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上空,一队战鹰呼啸而过,与红墙黄瓦构成震撼画面。这片天空下,80年前日寇在此投降,80年后战鹰翱翔守护山河。“故宫同一片天空看到泪目!”2025年10月10日,在故宫博物院迎来百岁生日的这一天,一段对比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让无数网友泪目。视频中,1945年华北区侵华日军投降受降典礼在故宫太和殿前举行的历史画面,与2025年中国战鹰列队飞过故宫上空的景象交织。同一片土地,同一片天空,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的艰辛历程。这一刻,历史与现实的交响在故宫上空回荡,为故宫百年华诞赋予了更深沉的意义。

  20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建院100周年纪念日。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在这一天迎来了它的百年华诞。在这100年里,故宫博物院完成了从帝王宫苑到人民博物馆的转变,更实现了向世界级博物馆的重大跨越。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在乾清宫前举行,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首次向公众开放。当天,大批北京市民涌向故宫,想一睹数百年来壁垒森严的皇家禁地及神秘藏宝。

  而100年后的10月,故宫博物院游人如织。晨光熹微,故宫午门外早已有“粉丝”们等候,只为第一时间登上城楼、步入展厅。

  故宫的百年华诞因一段跨越80年的时空对话而更具深意。1945年,华北区侵华日军投降受降典礼在故宫太和殿前举行,20余万民众见证山河重光。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战鹰列队飞过故宫上空。这一历史性的画面被记录下来,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许多网友看到这一对比画面后直呼“泪目”。“同一片天空与广场,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历史轨迹!”

  为庆祝建院百年,故宫博物院在午门展厅推出了“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展览汇集《五牛图》《清明上河图》、金瓯永固杯等稀世国宝,生动展现故宫博物院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展览徐徐铺陈一幅“换了人间”的百年画卷。昔日的宫苑禁地,如今交由人民共享;过往的皇家典藏,如今成为全民共宝。

  故宫(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建成于1420年,是中国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皇宫建筑群。而故宫作为“院”的历史,则始于1925年。这一转变的本质,是文化遗产所有权与参与权的根本性变革。昔日的紫禁城,是皇权的物化象征,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等级森严的权力秩序;而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是属于人民的文化财产。百年来,这种“共享”的理念不断深化。从最初仅开放少数宫殿,到如今开放区域超过80%;从实体空间的拓展,到“数字故宫”让全球观众在云端畅游。

  故宫的百年焕新,远不止于“开门迎客”那么简单。它更核心的成就,在于完成了自身身份的深刻蜕变:从一个陈列古董的“文物仓库”,转变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活体”。过去的故宫,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巨大的文物保管所,强调的是“保护”而非“活化”;今天的故宫,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有机体、一位高超的“故事讲述者”。《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展现“工匠精神”的当代传承,让沉睡的文物在鲜活的历史叙事中“醒”过来;故宫文创产品,将古典美学融入现代生活。因此朝珠变成了耳机,御批成了书签尺,紫禁城也从被仰视的符号,变成了可拥抱的潮流。

  故宫的百年,还是一部逐渐走向世界的历史。从上世纪的海外展览到当代的国际合作,故宫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如今的故宫已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一个世界级的文明对话平台。作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不仅承载着中国的历史记忆,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向世界展示的,不只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智慧与艺术成就,更是一种文明传承与创新的中国方案。站在新百年的起点,故宫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对文物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商业开发与文化传承需要寻找更佳平衡点。

  但我们相信,这座经历了六百年风雨的紫禁城,这片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天空,将继续讲述着永恒的中国故事。

  战鹰远去,夕阳洒在金顶上,故宫迎来了它的新百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