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回应做慈善慷慨但对员工苛刻
【曹德旺回应做慈善慷慨但对员工苛刻】一边是向社会捐资百亿的“中国首善”,一边是被指对员工苛刻的亿万富豪,曹德旺在面对争议时坦言,做慈善是“自己割自己的肉”,但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竞争力与风险。“做慈善,用的是我个人的钱,不是公司的钱。”10月10日,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在回应“做慈善很慷慨,但对员工比较苛刻”的网上言论时,作出了明确回应。这位同时身陷赞誉与争议的民营企业家,首次直面这一尖锐问题。他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详细解释了个人慈善与企业经营的区别,并透露福耀集团四万名员工月平均工资达1万元左右,且公司有专门针对困难员工的资助措施。
曹德旺此次是针对近期网络上的一种声音作出回应。有网友认为,他在慈善方面表现慷慨,但对员工却相对苛刻。面对这一质疑,曹德旺明确划分了个人行为与企业经营的界限。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做慈善,用的是我个人的钱,不是公司的钱。”从公司角度出发,曹德旺强调必须培养自身竞争力。他透露,福耀集团有4万名员工,月平均工资达1万元左右,公司策略是薪资要高于行业工资水平,但不能高出太多。
对于福耀集团的薪酬政策,曹德旺给出了详细解释。“我们的策略是要高于行业工资水平,但不能高出太多,既要具备竞争力,也要应对风险。”曹德旺说。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每天都面临着风险,如果把利润都分掉或者拿去发福利,既不利于抵抗风险,也无法向股东交代。”除了基本工资外,曹德旺还补充道,福耀集团出台了为困难员工提供资助的措施,直系亲属患重病时,集团也会进行资助帮助。
曹德旺在慈善领域的贡献确实令人瞩目。在专访中,他透露已向社会公告要捐款100亿元,到今年8月31日,已经花了43亿元左右。这些捐款大部分流向了教育领域。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科技大学已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本科生。谈到做慈善的感受,曹德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拿出去谁都会痛,我形容是自己割自己的肉,就看你能割多久、会不会痛。能捐得出钱,我非常开心。”
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评论,曹德旺表现出颇为豁达的态度。“网上信息很多是断章取义,没有完整的上下文,拼凑在一起的。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不去管它。”曹德旺说这种态度与他整个访谈中表现出的坚定与自信一脉相承。在回应其他问题时,他也保持了同样的直接和坦诚。
除了回应争议,曹德旺还在访谈中分享了他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企业家意味着奉献,要先立德、后建功,不是‘土豪’。”曹德旺说他认为,民营企业家应当有抱负、有责任、有胸怀、有境界。“真正的企业家要做到三点: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曹德旺强调,“新时代,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有这样的追求。”
曹德旺的慈善事业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办。他透露,这所大学设计容量能容纳1.6万人,但今年只招50名学生,这是校委会提出的建议,目的是为高质量培养负责。“我办这所大学,不是为了争名夺利,也不是要办一所平凡的学校,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企业家精神来做这件事。”曹德旺说他强调:“我认为教育是事业而非产业,期待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
曹德旺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后,目光掠过窗外繁忙的生产车间。他深知,作为拥有四万员工的企业掌舵人,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成千上万家庭的生计。“网上信息很多是断章取义,”他语气平静,“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不去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