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直热 植物都“内分泌失调”了
【上海一直热 植物都“内分泌失调”了】2025年,上海桂花再度刷新最晚开花纪录。市民们度过了“炎热”的国庆中秋假期,也没有等来桂花香。专家表示,今年的桂花可能开花效果欠佳,没法营造满城飘香的“沉醉”体验了。近年桂花开花物候显示,早银桂首波开花时间不断推迟,主因是气温高,触发花芽膨大需最低气温20℃以下。回顾过往几年的桂花开花物候,变化十分显著。2021年9月22日左右,早银桂便已绽放,且低温天气使得花期延长至10月底,市民得以长时间沉浸在桂花香中。然而,到了2022年,早银桂的大面积开放时间推迟至9月26、27日,刷新了上海植物园的最晚开花纪录。2023年,早银桂在9月6日前后进入正常花期。而2024年,受高温影响,早银桂直到9月29、30日才姗姗来迟,创下了申城的最晚开花纪录。今年,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善。国庆假期期间,上海气温居高不下,早银桂迟迟未能达到开花条件。尽管这波桂花在短暂开放后,因国庆假期后半段的风雨而迅速凋谢,但这场风雨降温也为桂花的再度开放创造了天气条件。国庆假期之后,申城迎来了第二波桂花开放,开花范围更广,香气也更为浓郁。姚恩扬主管表示,结合目前的天气预报推测,今年桂花的整体花期将进一步延后,尤其是早花品种的早银桂。由于季节已至,但气候条件却未满足桂花开花的要求,桂花体内积累的养分会逐渐流失。等到之后降温开花时,大部分早银桂将无法达到预期的开花效果。这意味着,往年那种满城桂花香的盛景可能会大打折扣。
桂花开花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内养分。在个别年份,只要天气条件适宜,且桂花树养分充足,就有可能出现二度、三度开花的情况。但今年,第一波早银桂尚未盛开,第二波、第三波桂花是否会出现,还要取决于未来气温的变化以及桂花体内养分的积累情况。
桂花作为上海城市景观和文化的一部分,满城飘香的桂花盛景是市民期待的美好体验。但近年来桂花开花效果欠佳,花期推迟且不稳定。2025 年国庆中秋假期,市民未能如愿闻到桂花香,传统的节日氛围和城市文化体验大打折扣。桂花香气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被削弱,城市文化特色的展现受到阻碍。
桂花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开花时间的改变会影响与之相关的昆虫、鸟类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例如,以桂花花蜜为食的昆虫可能因花期推迟而面临食物短缺,进而影响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的生存。这种生态链的紊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破坏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上海桂花物候的紊乱是气候变暖的一个缩影,反映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这一问题不仅关乎植物的生存和城市的文化体验,更关系到人类自身的未来。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构成威胁。因此,加强气候变暖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气候变化对桂花等城市植物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要加强生态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植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绿化设计,改善城市微气候,为植物生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提前预判气候异常对植物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上海桂花开花异常是气候变化影响城市生态的一个缩影。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让桂花香再次弥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城市生态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