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10日电 香港报章10日对恒生银行私有化、引进第五批重点企业等热点发表评论。
《大公报》发表社评:私有化恒生银行彰显对香港长远信心
汇丰控股及恒生银行昨日发布联合公告,汇控建议以每股155元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涉资逾千亿元。消息刺激之下,恒生股价昨日劲升3成。汇控和恒生都是恒生指数成份股,汇控将恒生银行私有化,引起多方关注,但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不仅无损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反而有助强化各界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发展的信心。恒生银行私有化计划是香港金融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正如汇控指出,今次计划代表对香港市场的一笔重大投资,标志著汇控坚信香港将继续发挥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连接国际市场与内地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文汇报》发表社评:做大做强落户企业 促进产业群聚良性循环
第五批共18间重点企业昨日正式签署落户协议,标志著由“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促成的伙伴企业总数突破100家。这不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香港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生态日趋成熟的象征。关键是要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以有效的政策包协助落户企业做大做强,打造“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吸引更多企业汇聚香港,形成促进本港产业升级、多元发展的良性循环。未来,政府应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大湾区协作,打通制度壁垒,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将“引进来”的势能,转化为“留得住、做得大、走得远”的动能,让香港真正成为全球创科企业的首选之地,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香港商报》发表社评:龙头企业纷至 凸显香港魅力
展望未来,外围环境变乱交织,贸易格局加速调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速重塑,香港是挑战和机遇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香港招商引资的步伐不会停,只会越走越快,越走越稳。按照既定方略,香港将继续开拓中东、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鼓励更多国际企业通过香港连结内地市场,深化与内地企业的合作,同时吸引更多内地企业来港,把握香港独特定位,布局全球市场。重点企业引进计划的成功,对香港具有战略意义。多元化产业结构将增强香港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落地生根,将助力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新的目标——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更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