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将恢复直航
【中国、印度将恢复直航】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正式确认:中国与印度将于10月底前恢复直航航班。这场跨越五年、涉及28亿人口的“空中破冰”,不仅为两国旅客带来便利,更成为中印关系回暖的标志性事件。自2020年初因疫情中断直航以来,中印之间的空中通道始终依赖中国香港、曼谷或新加坡等枢纽中转。旅客需额外支付数千元中转费用,耗时增加数倍。转机的不便,让在印度经商的浙江商人王女士深有体会:“每次回国都要提着行李在机场狂奔,生怕错过下一班飞机。”转机出现在2025年。今年早些时候,中印两国民航主管部门就恢复直航及修订《航空服务协定》展开技术磋商。8月31日,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在天津会晤期间达成重要共识,直航恢复被列为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举措。印度驻华大使馆随后发布公告,明确“两国间连接指定通航点的直飞航线,可依据2025年冬航季航班计划,于10月底前恢复”。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10月9日的记者会上强调:“这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最新体现,也是便利28亿多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举措。”数据显示,中印直航中断前,2019年两国年客运量超200万人次,直航恢复后预计将快速回升至疫情前水平。10月4日,印度靛蓝航空(IndiGo)宣布成为首家恢复中印直航的航空公司:自10月26日起,每日一班加尔各答至广州航线将使用A320客机执飞,德里至广州航线也在等待监管批准。该航司首席执行官Pieter Elbers直言:“我们已为恢复直航准备超过一年,希望未来能开通更多中国航线。”
中国航司亦紧锣密鼓布局。据业内人士透露,国航计划执飞北京首都-天府-新德里航线,东航拟开通上海浦东-昆明-新德里航线,但具体航班计划尚未公布。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19年10月中印航线承运人中,中国航司占4家,印度航空(Air India)也曾是主要运营商。此次复航,印度航空亦表达重返中国市场的意愿。
“直航恢复对商务旅客是重大利好。”印度商会驻华代表指出,“以班加罗尔的软件工程师为例,过去赴华需经迪拜或新加坡中转,耗时超10小时;直航后仅需5小时,效率提升一倍。”
直航恢复的背后,是两国关系全方位回暖的缩影。2025年7月,印度在多年限制后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8月,两国外长在新德里达成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的共识。数据显示,2024年中印贸易额达135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直航与签证政策形成联动。”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专家分析,“商务人士往来更便捷,将直接促进制造业合作、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投资。例如,印度智能手机市场60%以上份额由中国品牌占据,直航恢复后,供应链响应速度将大幅提升。”
对于普通旅客而言,直航恢复最直观的感受是“省钱省时”。以新德里至广州航线为例,中转航班票价常超8000元,直航后预计降至4000元以内;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6小时。在印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李阳算了一笔账:“每年往返4次,直航能省近2万元,还能多出两天学习时间。”
文化交流层面,直航亦被寄予厚望。印度宝莱坞制片人表示:“过去因交通不便,中印合拍电影项目常因演员档期冲突搁浅。直航恢复后,两国影视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直航恢复的深层意义,在于为中印关系注入稳定器。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用“龙象共舞”形容两国关系:“作为亚洲最大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合作空间远大于竞争。直航不仅是交通重启,更是战略互信的体现。”
印度战略界人士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印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例如,印度在制药、IT领域优势明显,中国在制造业、基建领域经验丰富,直航将促进技术、人才流动,形成互补效应。”
当靛蓝航空的A320客机在10月26日划破加尔各答的天空,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断联”将正式成为历史。直航恢复不仅是交通方式的改变,更是中印两国从战略高度出发,为28亿人民谋福祉的生动实践。
正如一位在华印度商人所言:“过去五年,我们像在两条平行线上奔跑;现在,直航让我们终于交汇。”在这条跨越喜马拉雅的“空中桥梁”上,飞行的不仅是旅客,更是两国对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共同期待。当机翼掠过云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地理距离的缩短,更是一个亚洲世纪崛起的壮阔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