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在即 以色列发动近百次袭击 中东和平之路再陷迷雾!
创始人
2025-10-05 12:03:36
0

谈判在即 以色列发动近百次袭击

  【谈判在即 以色列发动近百次袭击】10月4日,当埃及外交部宣布将于10月6日主持以色列与哈马斯新一轮停火谈判时,加沙地带却突然陷入密集轰炸的火海。据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统计,截至当日深夜,以色列军方在24小时内对加沙人口稠密区发动93次空袭和炮击,造成70人死亡,其中加沙城死亡人数达47人。这场发生在谈判前夜的军事行动,不仅撕碎了短暂的和平希望,更暴露出中东和平进程的脆弱性与复杂性。

  此次冲突的爆发具有强烈的戏剧性。10月3日晚,哈马斯发表声明,宣布接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表示愿立即通过调解方启动谈判,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并交出遇难者遗体。这一表态被国际社会视为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哈马斯作出的最重大让步。

  然而,和平的橄榄枝尚未落地,以色列的炮火便已袭来。10月4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召开紧急形势评估会议,随后内塔尼亚胡政府在未提前通知斡旋方的情况下,对加沙地带发动代号“破晓行动”的密集打击。袭击目标涵盖加沙城、汗尤尼斯等地的居民区、学校和难民营,其中汗尤尼斯市马瓦西地区一处流离失所者帐篷遭无人机袭击,造成2名儿童死亡。

  “我们闻到的不是谈判的橄榄枝,而是火药的味道。”加沙城居民艾哈迈德抱着受伤的女儿在废墟中哭泣,“我的孩子问为什么要在夜里轰炸,我该如何回答?”

  此次军事行动的时机选择,折射出以色列内部复杂的政治博弈。就在空袭前夜,以色列极右翼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公开指责内塔尼亚胡的谈判决定是“严重错误”,称这只会让哈马斯“获得喘息之机”。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更威胁,若哈马斯在释放人质后仍存在,其领导的“犹太力量党”将退出联合政府。

  这种强硬立场背后,是以色列对谈判结果的深度不信任。根据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停火协议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实现人质交换与以军部分撤离,第二阶段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并交出管理权。但哈马斯在回应中刻意回避了“解除武装”这一核心条款,仅表示愿讨论“非军事化”的具体形式。

  “这就像要求狮子放下牙齿,却允许它保留爪子。”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在谈判前夕的闭门会议上直言,“我们需要的不是暂时停火,而是彻底消除威胁的能力。”

  此次冲突的爆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的缩影。就在加沙空袭的同时,以色列与伊朗的代理人战争也在持续升级:

  叙利亚战场:自2024年12月以来,以色列对叙利亚军事基地发动超250次袭击,摧毁大马士革科学研究中心、霍姆斯空军基地等战略设施,导致叙防空系统完全瘫痪。

  伊朗核危机:2025年6月,以色列发动代号“崛起之狮”的空袭,摧毁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并暗杀多名核科学家。作为回应,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超200枚导弹,并宣布退出与美国的核谈判。

  美国角色:特朗普政府在冲突中扮演矛盾角色,既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轰炸”以促成谈判,又默许其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甚至威胁“下一波打击将更残酷”。

  这种多线作战的战略,暴露出以色列“以战促谈”的深层逻辑。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指出:“以色列试图通过军事压力重塑地区秩序,迫使对手在谈判桌上接受其设定的规则。但这种策略正在消耗其国际道义资本。”

  在政治博弈的阴影下,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已濒临失控。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数据,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67,074人死亡、169,430人受伤,超过8,000名巴勒斯坦人失踪。此次空袭中,纳赛尔医疗中心被迫关闭,导致数百名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我们不是在统计死亡数字,而是在记录一个民族的消亡。”世界卫生组织驻加沙代表库马尔在废墟中哽咽,“当医院成为袭击目标,当儿童成为战争筹码,这已经超出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面对持续升级的暴力循环,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显得力不从心。埃及外交部声明强调,此次谈判将聚焦“人质交换的具体条件和技术细节”,但回避了哈马斯要求的“解除封锁”和以色列坚持的“解除武装”等核心争议。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警告:“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加沙将沦为21世纪的广岛。”

  然而,真正的和平需要超越技术性谈判的格局。当以色列极右翼政党将谈判视为“软弱的表现”,当哈马斯内部强硬派质疑“让步等于背叛”,当美国将核谈判作为地缘政治筹码,中东和平进程正陷入“越谈越打、越打越谈”的怪圈。

  “我们需要的不是另一份停火协议,而是一个承认彼此生存权的政治框架。”巴勒斯坦政策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哈利勒在开罗的研讨会上呼吁,“当以色列的安全建立在巴勒斯坦人的屈辱之上,当哈马斯的抵抗植根于占领的现实,任何技术性解决方案都注定失败。”

  当10月6日的谈判钟声即将敲响,加沙地带的硝烟仍在弥漫。这场发生在谈判前夜的空袭,不仅是对和平努力的嘲讽,更是对人类良知的拷问。历史反复证明,暴力无法带来安全,仇恨不能孕育未来。

  或许,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于更多轮的谈判或更猛烈的轰炸,而在于各方能否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维,承认彼此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中东不需要新的停火协议,而需要新的和平范式——一种基于正义、尊严与共存的范式。”

  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和平的曙光依然微弱,但从未熄灭。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加沙,我们期待看到的不是又一轮暴力循环,而是一个敢于突破历史宿命、走向共同未来的勇敢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