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5与歼-35A机库首度公开 海天双雄首度同框!
创始人
2025-10-05 12:02:51
0

歼-35与歼-35A机库首度公开

  【歼-35与歼-35A机库首度公开】近日,航空工业沈飞机库内,两架未涂装的战机静卧于聚光灯下——一架是海军型歼-35舰载战斗机,另一架是空军型歼-35A多用途战斗机。随着记者首次公开探访画面,这对被总设计师孙聪院士称为“海天双雄”的孪生战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这场跨越海空的装备盛宴,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跃迁,更折射出新时代国防建设的战略雄心。在福建舰完成首次电磁弹射训练的第三天,歼-35与歼-35A的机库影像便引发全球关注。画面中,歼-35的折叠机翼与尾部尾钩设计清晰可见,这是为适配航母狭小空间而生的创新;而歼-35A的固定菱形机翼与无尾钩结构,则彰显其作为陆基战机的灵活特性。“这两型战机共享70%的核心技术,但根据海空作战环境进行了针对性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歼-35总设计师孙聪在专访中透露,歼-35采用单座双发、翼身融合布局,机翼面积较歼-35A增大30%,以在舰上起降时获得足够升力;而歼-35A通过减小机翼面积降低阻力,空中机动性提升15%。更引人注目的是技术细节的突破。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志刚指出,两型战机均采用内埋弹舱设计,飞行时将导弹藏于腹部,使雷达反射截面积降低至0.01平方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歼-35特有的尾钩“舱式化”设计,更是在飞行中可完全收纳尾钩,进一步优化隐身性能。在机库探访中,孙聪院士首次公开歼-35的三大核心技术,揭示其“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的制胜密码:歼-35采用新一代低可观测性技术,机身表面覆盖第三代隐身涂层,配合S形进气道与菱形截面设计,使敌方雷达在50公里外难以探测。在模拟对抗中,该机曾成功突破美军F-35的预警网络,实现“静默突防”。

  通过模块化设计理念,歼-35将航电系统体积缩小40%,却集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等尖端设备。孙聪比喻:“就像把台式电脑装进平板电脑,但性能更强。”这种设计使战机在保持隐身性的同时,具备同时跟踪20个目标、引导4枚导弹攻击的能力。

  作为全球首款兼容电磁弹射与滑跃起飞的舰载机,歼-35通过可调式起落架设计,既能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轨道一飞冲天,也可在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甲板上短距起飞。这种“全适配”特性,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歼-35的列装,被军事专家视为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里程碑。该机最大作战半径达1350公里,可携带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与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形成“800公里外摧毁敌方预警机”的作战能力。

  “过去我们靠歼-15争夺近海制空权,现在歼-35能将防线外推至第二岛链。”海军研究院研究员李明指出,在福建舰编队中,歼-35将与歼-15形成“隐身+非隐身”的互补体系:前者负责穿透敌方防空网实施“踹门”打击,后者则执行对海对地攻击任务。

  而歼-35A的加入,更构建起海空一体化的作战网络。该机可搭载电子战吊舱,对敌方雷达实施软杀伤;其改进型甚至具备指挥无人机群作战的能力。“未来空战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这两型战机就是中国空海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评价道。

  回望歼-35的研发历程,其前身FC-31“鹘鹰”验证机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2012年,这款由沈飞自主投资的隐身战机首飞成功,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研制两款五代机的国家。但从技术验证到装备列装,团队经历了“三起三落”的考验。

  “最艰难的是2018年,项目面临资金短缺与技术瓶颈双重压力。”孙聪回忆,当时团队创新采用“边设计、边发图、边制造”的并行模式,将研发周期缩短30%。更关键的是模块化设计理念的突破——通过将战机分解为发动机、雷达、航电等标准模块,实现“像搭积木一样造飞机”,使后续升级成本降低50%。

  这种工业智慧在歼-35A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机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完成90%的地面测试,使研制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2年。正如孙聪所言:“中国战机研发已从‘跟跑’进入‘并跑’阶段,部分领域开始‘领跑’。”

  歼-35的曝光,在国际军事界引发强烈反响。美国《战区》网站分析称,该机与F-35C形成直接竞争,但其双模式起飞能力与更大的作战半径构成“非对称优势”。日本《读卖新闻》则担忧,歼-35的列装将使中国在东海、南海的制空权争夺中占据主动。

  而在国内,网友的评论更显自豪:“以前看航母总担心舰载机不行,现在歼-35让福建舰真正有了‘牙齿’!”“从歼-10到歼-20再到歼-35,中国航空人用三十年走完了别人半世纪的路。”这些声音背后,是一个大国对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追求。

  当两架战机在机库中并列静卧,它们不仅是金属与复合材料的结合体,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深蓝的象征。从近海防御到远海制权,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歼-35与歼-35A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军事工业正式进入“自由创作”时代。

  正如孙聪院士在探访结束时所言:“战机的最高境界,是让对手在战前就感到恐惧。”当这两型承载着中国智慧的战鹰翱翔于海天之间,它们守护的不仅是领土安全,更是一个大国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承诺。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创新的火种正燃烧成推动时代前进的烈焰,而歼-35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