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2日电 香港天文台表示,热带低气压“麦德姆”已增强为热带风暴,正移近香港。在今日(10月2日)上午10时,“麦德姆”集结在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650公里,预料向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22公里,移近吕宋一带并继续增强。料其在周末期间横过南海中北部,大致移向广东西部沿岸至海南岛东部一带,但其强度存在变数。
按目前预测,其有机会增强至强台风级别。香港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显示,周日(5日)间中有狂风骤雨及雷暴,初时高地风力达8级,即相当于烈风程度。
截图自香港天文台
受高空反气旋持续影响,今明两日华南天色普遍晴朗,天气酷热。香港天文台预计,星期六(4日)稍后至星期日(5日)华南沿岸骤雨逐渐增多,风势颇大,海有大浪及涌浪。提醒市民留意天文台发布的最新天气消息,远离岸边及停止水上活动。
此外,周末期间接近天文大潮,若潜在热带气旋最接近香港的时间配合涨潮,并以较高的强度横过南海北部,不排除部分沿岸低洼地区会受风暴潮的影响。市民亦需做好防水浸措施。
而随著高空反气旋再度增强,中秋节及翌日广东沿岸骤雨逐渐减少,天色逐步好转。市民仍有机会于中秋节或“追月”晚上在云隙中观赏到月亮。
澳门气象局表示,该热带气旋周五晚(3日)至周六(4日)初时会进入澳门800公里范围,届时会发出一号风球。
踏入10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热带气旋活动仍然活跃,10月“打风”并不罕见。过去五年(2020至2024年)的10月,香港天文台均有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而1961至2020年的10月,平均亦有2.53日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至于中秋节前后“打风”亦时有发生。翻查记录,自1946至2024年,一共有9次热带气旋警告在“迎月”(中秋节的前一日)或中秋节当日生效,大多是一号或三号信号,最高的一次是1970年的中秋节前一日曾发出相当于现今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天文台表示,如果这个潜在热带气旋最终需要令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会是今年的第12次,将打破1946年以来年内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次数的最高纪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