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祝愿中国人民健康幸福
【美国国务卿:祝愿中国人民健康幸福】根据美国国务院网站当地时间9月30日消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表简短声明:我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表示祝贺。鲁比奥的声明延续了美国政府对华外交的“双轨策略”:一方面通过官方渠道释放友好信号,另一方面在具体议题上强化施压。对比2024年时任国务卿布林肯的国庆贺词(提及“合作解决共同挑战”),鲁比奥的表述删除了合作性表述,仅保留祝福性内容。这种简化既避免了直接冲突,也未为双边关系改善预留政策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鲁比奥在贺词发布前一周(4月23日)曾公开将中国定位为“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指责中国进行“和平时期最大规模军事扩张”。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述,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在战略焦虑与现实需求间的挣扎:既需维持全球影响力,又难以忽视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崛起。 鲁比奥对华称呼的转变,折射出美国内部对华战略的激进化调整。2024年布林肯曾以“竞争者”定义中美关系,强调“可控竞争”;而鲁比奥在2025年4月直接升级为“主要挑战”,并将军事威胁与贸易施压结合。例如:军事层面:4月23日美军“威廉·P·劳伦斯”号驱逐舰穿越台海,MQ-4C无人机同步侦察,配合鲁比奥对中国军事扩张的指控;贸易层面:白宫发言人同日宣称“不会单方面降低对华关税”,试图以经济手段迫使中国让步。
这种“硬话软说”的矛盾策略,本质是美国在实力对比变化下的战略焦虑。鲁比奥在国务院内部讲话中直言:“国际关系中常面临两害取其轻的选择”,暗示美国对华政策已进入“风险管控”而非“合作共赢”阶段。
尽管鲁比奥政府对华态度强硬,但中美在气候、核不扩散等领域的合作需求仍客观存在。例如:伊朗核问题:鲁比奥在9月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联合记者会上强调,需“最大限度施压伊朗”,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此议题上的立场直接影响美国中东战略;乌克兰危机:7月鲁比奥在吉隆坡会议中心承认“中国支持俄罗斯”,但同时表示“愿协助终结冲突”,暗示美国需中国在俄乌调解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种“对抗中合作”的复杂关系,在鲁比奥的国庆贺词中亦有隐现。其未提及具体合作领域,却以“和睦”一词收尾,或为未来留出政策回旋空间。
鲁比奥的贺词发布于全球多极化加速的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4年国庆期间强调“法中建交60周年”,凸显欧洲对华关系的独立性;东盟国家在7月外长会上则对美国贸易政策表达担忧,要求“避免单边主义”。在此情境下,鲁比奥的“挑战论”既是对国内鹰派势力的回应,也是对盟友体系松动的焦虑投射。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王保东在国庆招待会上明确表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这一立场与鲁比奥的“挑战论”形成鲜明对比。中美关系的未来,或将取决于美国能否超越“零和思维”,在共同利益领域找到务实平衡点。
鲁比奥的国庆贺词,是美国对华政策矛盾性的缩影:既需通过外交礼节维持表面稳定,又难以抑制战略竞争的冲动。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将深刻影响全球治理格局。如何将“健康、幸福、繁荣、和睦”的祝福转化为现实政策,考验着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