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昆林任辽宁省委书记
【许昆林任辽宁省委书记】9月30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许昆林同志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郝鹏同志不再担任辽宁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许昆林此前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他是第二十届中央委员。2021年10月,许昆林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代省长,2022年1月当选为江苏省省长,直至此次履新辽宁。这位出生于1965年的福建永春籍官员,结束了他在江苏长达近十年的工作历程(2017-2025),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北上至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肩负起新的历史重任。许昆林的政治生涯始于国家物价局(1984年参加工作),此后30余年深耕宏观经济管理领域。在国家发改委(及其前身国家计委)系统内,他从基层科员逐步成长为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首任局长(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等关键岗位负责人。这段长达30余年的中央部委工作经历,使他深谙国家经济政策制定逻辑,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反垄断领域的开创性工作。2011年,许昆林执掌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后,迅速主导了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多个"第一案":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宽带接入市场、对韩国三星和LG等国际面板巨头开出价格垄断罚单、以及全球范围内首次对高通公司实施反垄断处罚。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他驾驭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更凸显了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坚定立场。
2017年调任上海副市长并兼任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标志着许昆林从宏观经济管理者向地方治理者的转型。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他深度参与了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转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则是其地方治理能力的进一步锤炼。苏州作为中国经济最强地级市,GDP突破2万亿元,在许昆林主政期间(2020-2021),苏州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长三角一体化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2021年10月升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22年1月正式当选省长,许昆林进入省域治理的核心决策层。在江苏这个全国经济第二大省,他全面负责省政府工作,特别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三年省长任期,使他对省级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许昆林此次履新的辽宁,正处于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宁曾创造过数百个"全国第一",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国有经济比重。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辽宁也面临着传统产业衰退、新旧动能转换不畅、人口外流等挑战。 当前,辽宁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也是东北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节点。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等。辽宁自身也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同时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辽宁的经济结构具有鲜明特点:国有企业占比高,传统产业比重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不足。2024年数据显示,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仍超过40%。这种经济结构既意味着巨大的改革潜力,也伴随着转型的阵痛。如何激发国有经济活力、培育民营经济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面临的核心课题。
许昆林此番北上辽宁,中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安排。从他的履历看,这位具有深厚宏观经济管理背景的官员,兼具中央政策把握能力和地方治理经验,特别是其在上海和江苏的工作经历,使其对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升级有着深刻理解。 首先,辽宁亟需破解的是体制机制障碍和营商环境问题。许昆林在国家发改委工作期间积累的改革经验和在江苏推动"放管服"改革的实践,将有助于他推动辽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他在反垄断领域的丰富经验,也可能转化为推动辽宁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化的有力工具。 其次,辽宁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精准的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许昆林在江苏工作期间,深入参与了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对如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辽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产业转型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三,辽宁作为东北振兴的龙头省份,需要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许昆林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工作经历,将有助于他推动辽宁更好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对接合作,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RCEP框架下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许昆林是第二十届中央委员,这一身份表明他肩负着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使命。在辽宁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战略地位的省份,他需要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作出辽宁贡献。
许昆林接任辽宁省委书记,正值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长三角到东北,从经济大省到老工业基地,这一地域和角色的转变,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担当的考验。 面对辽宁的发展需求,许昆林需要充分发挥其宏观经济管理专长,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他可能推动更深层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有望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产业转型中,或将依托辽宁的产业基础,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在区域协调上,可能深化东北亚合作,提升辽宁的开放能级。
从个人特质看,许昆林长期在重要岗位工作,作风务实,专业素养扎实,这使他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并做出有效决策。他的到来,为辽宁振兴注入了新的领导力量和发展思路。 辽宁的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努力和多方合力。许昆林主政辽宁,既面临挑战,也拥有机遇。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凭借其丰富的治理经验和专业能力,加上辽宁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辽宁有望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展现新作为,为东北亚区域发展作出新贡献。
从苏州河畔到辽河之滨,从长三角到东北亚,许昆林的这次职务调整,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更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的一步重要落子。在新时代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许昆林将如何书写辽宁答卷,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