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提前两天上高速 预计能省1400元
【女子提前两天上高速 预计能省1400元】近日,曾提前半个月蹭免费高速女子“十一”再出发:提前两天上高速,预计能省下1400元。9月30日,博主“慧慧在路上”告诉记者,她于昨日提前上的高速,因为路程不算太远,所以没打算提前太久。她说,经过这几天的连续驾驶,身体虽然有些疲惫,但精神依然饱满,她打算今晚就在沿途的服务区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明日,她计划先下高速,直接回家庆祝自己的生日,毕竟出门在外这么久,也确实想念家里的温馨氛围了。等过完生日,她再重新规划路线,重新上高速,一路南下,继续她的独自旅行。这次旅行,她一人出发想体验自由宁静,出发前估算省下的高速费,笑称从内蒙古家出发,先下高速回家再南下,能省约1400元。此前5月2日,该博主曾分享旅行计划。她说,早在4月11日,她就和同伴提前半个月出发上了高速。她们之所以选择这么早出发,就是为了能边走边享受旅行的乐趣,同时还能巧妙地避开“五一”期间高速上的拥堵情况。这半个月来,她们每天大概行驶二三百公里,行程加起来已经有三千多公里了。“我们一般都是保持80码的速度,这样既安全又舒适,大概每天也就行驶三个小时左右,不会太累。”她这样说道。
她还提到,这一路上她们经过了六十多个服务区,如果饿了或者有别的什么需求,就在服务区里解决。有时候,她们还会在服务区里和同伴一起做饭、聊天,享受这种难得的闲暇时光,所以一路上也并不会觉得无聊。
由于她驾驶的是一辆房车,车型和普通的小车不太一样,她也不太清楚这种车型是否符合假期高速通行免费的政策。所以,她之前还特意发布了一个视频询问网友们的意见。徐女士说,她当时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视频会突然火起来,她绝对没有故意炒作的意思。最后,她还真的免费下了高速,节省了一千五六百元的高速费用,这让她感到既惊喜又意外。
从个人角度看,博主“慧慧在路上”的行为无疑是一种精打细算的生活智慧体现。在出行成本日益增加的当下,人们总是希望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出行开支。提前规划行程,利用高速免费政策的“时间差”,巧妙地节省费用,这种做法对于个人而言,是合理利用规则、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但又渴望出行的人来说,这种节省费用的方式或许能为他们的旅行计划提供更多可能,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踏上旅程,享受生活的美好。
然而,当我们从更宏观的社会层面和规则层面来审视时,这种“薅羊毛”式的出行方式却存在着诸多值得商榷之处。高速免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在特定节假日期间,促进人员流动、拉动消费、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是对广大民众的一种福利回馈。而博主通过提前上高速、中途下高速再重新上高速的方式,实际上是在人为地改变行程以规避正常收费,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速免费政策公平性的挑战。如果大量民众都效仿此举,在非免费时段提前上高速,然后在免费时段开始前下高速再重新上高速,那么高速免费政策将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导致交通流量在特定时段和路段出现异常波动,增加交通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此外,这种行为还涉及到对公共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问题。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公共基础设施,其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速免费政策是基于公共利益和社会整体福祉的考虑而制定的,每一位使用高速公路的民众都应该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政策。博主为了节省个人费用而采取的这种“迂回”策略,虽然看似没有直接违反明确的法律法规,但却在道德和规则的边缘徘徊,对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这种行为。相关部门在制定高速免费政策时,或许可以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考虑到不同出行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政策细节,减少民众为节省费用而采取极端出行方式的可能性。同时,对于民众而言,在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增强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政策要求,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和社会环境。
博主“慧慧在路上”的高速免费“薅羊毛”式出行,既展现了个人在生活中的精打细算,也引发了我们对高速免费政策、公共资源利用以及规则意识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如何在保障个人合理权益的同时,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平有效实施,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