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手掌还小!歼-35绝密性能指标曝光
【比手掌还小!歼-35绝密性能指标曝光】2025年9月29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一架以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为原型设计的机甲模型震撼亮相。此前,央视公开展示了歼-35隐形性能的参数指标。这不仅让中国广大军迷极为振奋,官媒和军方对于歼-35隐形战斗机,已经不再藏着掖着了,关于它的隐形性能,雷达反射截面积之小,几乎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歼-35战斗机的隐形性能就是全世界第一。节目表示,作为隐身战斗机,歼-35系列的低可探测性,来自于它特殊的机体外形,和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在电磁的世界里,这只钢铁巨鹰的反射截面积,甚至比人的手掌还要小。这就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人的手掌面积通常在0.012平方米至0.020平方米之间。这意味着什么?在现代空战中,雷达反射截面积是衡量战斗机隐身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小,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就越低。歼 -35 如此惊人的隐身表现,使其在战场上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极大地提升了作战的突然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是中国航空科技在隐身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全球军事科技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隐身战斗机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歼 -35 卓越的隐形性能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特殊的机体外形设计与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的完美融合。特殊的机体外形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散射和吸收雷达波,减少反射信号;而我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更是为歼 -35 的隐身性能增添了强大的助力。超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能够实现对电磁波的精确调控,进一步降低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这种创新技术的融合,体现了中国航空科技工作者在追求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智慧。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技术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核心技术,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央视公开展示歼 -35 隐形性能参数指标,以及官媒和军方不再对歼 -35 藏着掖着,这一系列举动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自信。在过去,对于一些先进的军事装备,往往采取较为保密的态度。然而,如今中国选择公开透明地展示歼 -35 的卓越性能,这不仅是对自身科技实力的高度自信,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坚定决心。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将自己的先进军事科技成果展示给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这种公开透明也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军事科技的共同进步。
歼 -35 战斗机的出现,将对未来的军事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卓越的隐形性能和先进的作战能力,将引领军事作战方式的变革。在未来的空战中,隐身战斗机将成为主导力量,而歼 -35 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将在空中优势争夺、对地攻击、海上作战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国家战略威慑力,使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拥有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歼 -35 的成功也将激励中国航空科技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推动中国航空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歼-35搭载两台涡扇-19“黄山”发动机,单台推力11.5吨,总推力23吨,推重比达10.2。这一设计带来三大优势。第一,超音速巡航: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可在45毫秒内从静止加速至250公里/小时,远超F-35C的1.6马赫。第二,高机动性:矢量喷管可在俯仰方向偏转±20°、横滚方向±15°,配合全动鸭翼,实现无尾布局下的直接力控制,在近距离空战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第三,安全性冗余:双发设计确保单发失效时仍可安全复飞,而F-35C的单发结构在海上起降时风险更高。
歼-35的航电系统以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探测距离超过300公里,可同时跟踪60个目标并锁定8个最具威胁的敌机。其武器系统同样领先:内置弹舱:可挂载4枚PL-15中距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和2枚PL-10近距格斗弹,外挂点还可携带6枚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总载弹量达8吨。对海打击:可挂载鹰击-83K反舰导弹,在防区外突袭敌方水面舰艇。数据链融合:通过Link-17数据链与空警-600预警机、055型驱逐舰、攻击-11无人机共享战场信息,形成“预警—决策—打击”闭环,编队雷达静默比例达70%。
歼-35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作为体系节点的作战能力。例如:远程截击:空警-600前出400公里发现敌机后,将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注入歼-35火控雷达,后者在300公里外发射PL-15E导弹,全程无需开机。反舰突击:4架歼-35与8架攻击-11无人机组成编队,无人机前出150公里实施主动干扰,歼-35在200公里处齐射CM-400AKG导弹,饱和攻击敌方防空舰。电子压制:歼-15D电子战机与歼-35混编,前者大功率干扰使敌方雷达饱和,后者趁机隐蔽突防,完成“踹门”任务。
歼-35的列装,使中国海军航母编队作战半径扩展至1350公里,覆盖第一岛链,并具备与美军F-35C正面抗衡的能力。其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和体系作战能力,迫使美军重新评估“分布式杀伤链”战略。正如外媒评价:“歼-35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五代机,而是一整套体系对中国制海逻辑发起的挑战。”
从福建舰甲板弹射起飞的那一刻起,歼-35便成为中国航空工业迈向全球顶尖的里程碑。它不仅是一款战机,更是一套改变游戏规则的作战体系,标志着中国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