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惊!提前出发的人 凌晨5点堵在路上:5小时仅行驶280公里,集体红灯惊现“凌晨早高峰”!!
创始人
2025-10-01 05:03:03
0

  提前出发的人 凌晨5点堵在路上

  【提前出发的人 凌晨5点堵在路上】9月30日,国庆最后一个工作日,但不少人已经拼假“请3休12”早早开始出发。9月29日,#聪明的人已经提前出发了#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毕竟,每逢节假日,许多人为避开高峰选择提前出发,甚至有不少人选择在凌晨时分就匆匆踏上归途,满心以为这样能避开白天的拥堵高峰,结果却发现,大量怀揣着同样“聪明”想法的人在同一时间选择了出发。高速公路上,车流如织,依旧被堵得水泄不通,车辆排成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直到9月30日早上,深圳北站的人流量依旧处于高峰状态,有网友凌晨三点还在候车厅里焦急地等待列车,他拍下了同一时间候车厅的画面。画面中,候车厅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人们或坐或站,神色各异。有的低头专注地玩着手机,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等待的焦虑;有的则不时抬头望向检票口,眼神中满是期待。另一位网友也分享了今天早上7:18深圳北站的现状,只见车站内爆满,人头攒动,仿佛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而且,这种拥堵不仅仅局限于高铁站,就连去往机场的路也被堵得死死的。9月30日凌晨5点,深圳机场周边道路就已经陷入了拥堵状态。网友“auto有电”拍摄的实时画面显示,通往T3航站楼的高架桥上,车辆如同蜗牛一般,以不足10公里的时速缓缓蠕动,喇叭声此起彼伏,却也无济于事。

  这种反常的“凌晨早高峰”现象并非孤例。前一日晚10点半出发的车主“枫宇”就深有体会,他在深琴高速上耗时5个小时,却仅仅行驶了280公里,平均时速只有56公里,这和他原本的预期相差甚远。网友“带你吃菌子”的遭遇则更加极端,他在7公里的路程上竟然耗时53分钟,每前进一米都显得异常艰难。深圳的拥堵状况,其实只是全国交通拥堵的一个小小缩影。

  上海G40长江隧道段9月30日12时起预计堵35小时,G15沈海高速嘉浏段9时拥堵;北京京藏高速10月1日9-11时迎车流峰值,晚高峰提前至15时;成都、重庆射线高速15:00-21:00车流堆积。拥堵因车主集体“提前出发”,跟风者加剧拥堵。

  有网友发文感慨道:“广东回深圳国庆堵车,我29号晚上十点半就出发了,结果在武深高速上堵了一个小时,大广高速又堵了一个小时,开了5个小时才到龙南服务区,一共才开了280公里啊!这速度,简直比蜗牛还慢!”甚至还有网友吐槽说:“有人330公里开了11小时,这简直就是一场漫长的煎熬!”更有网友无奈地表示:“9月29日22:43我就自驾从深圳出发去陕西了,结果高速上已经在堵车了。不出发都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已经提前回家了。7公里的路堵了53分钟,看来果然还是得提前出发啊,不过这提前出发的效果,似乎也不怎么理想!”

  据“广东交通”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广东高速公路将以探亲、出游车流为主,小型客车占比较高。预计9月30日会迎来节前车流高峰,流量约1008万车次。国庆中秋假期及前后一天(9月30日至10月9日),广东省高速公路路网日均车流量约932万车次。其中,港珠澳大桥日均车流量约2.02万车次,虎门大桥日均车流量约16万车次,南沙大桥日均车流量约19万车次,黄埔大桥日均车流量约18万车次,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约16万车次。预计10月7日、8日将迎来返程小高峰,车流量约951万车次,届时,各地的交通又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

  "原以为凌晨出发能避开高峰,没想到大家都这么想。"在广深高速鹤洲入口,李先生望着前方绵延数公里的车龙苦笑。他计划驱车800公里回湖南老家,为避开30日白天的拥堵,特意将出发时间定在5点,却没想到遭遇了更庞大的"错峰军团"。交通部门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前夕,深圳市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平日激增320%,其中凌晨4点至7点的"非传统高峰时段"流量占比达45%。当"早出发=少拥堵"的公式被广泛接受,集体行为反而制造了新的拥堵峰值。

  在梅观高速观澜段,记者目睹了一幅颇为"壮观"的场景:应急车道上,三三两两停着数辆抛锚的车辆,车主们无奈又焦急地举着手机照明,借着微弱的光线,埋头修理着故障车辆,工具碰撞声与偶尔传来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服务区入口处,等待加油的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竟长达1公里之远。有司机无奈地调侃道:"我这油表还没掉呢,排队时间就先耗掉半箱油了,这哪是加油,简直是在'烧'时间啊!";视线再往远处延伸,几辆房车在路边缓缓停下,车主们支起了桌椅,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就着昏黄的路灯,慢悠悠地吃起了早餐,将原本令人烦躁的堵车时光,演绎成了一场独特的露营体验,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慢了下来。

  "您已进入拥堵路段,预计通行时间2小时17分。"当王女士的车载导航发出第8次预警时,她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中开始怀疑:这所谓的科技,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带来了便利?她所使用的这款导航APP,号称拥有AI预测功能,能够精准规划路线,避开拥堵。然而此刻,它却仿佛失灵了一般,将她精准地引导进了这条最拥堵的车道,让她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对科技的力量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在深汕西高速鲘门段,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相邻两条车道中,使用不同品牌导航的车辆呈现出明显的分流特征。某品牌导航用户集中在左侧车道,而另一品牌用户则偏向右侧。这种由算法差异导致的"人工分道",意外缓解了局部拥堵,却也暴露出技术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潜在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