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1600元买酒上网一查仅值248元
【女子花1600元买酒上网一查仅值248元】9月29日,河南。姚女士反映,她花费1600元在祥符庄园购买的“双沟酒金龙鱼酒”的白酒,回家后发现同款商品在网上仅售248元,相差近6倍。据姚女士回忆,9月25日她在祥符庄园选购酒品时,销售人员着重推荐了这款外观金光璀璨的"金龙鱼"白酒。"他们说'金龙鱼'寓意富贵吉祥,还承诺买一箱就送两瓶价值不菲的赠品酒。"考虑到丈夫平日里对酒有着特别的喜爱,无论是朋友间的欢乐聚会,还是家庭成员围坐的小酌时光,美酒总是不可或缺的陪伴,为那些温馨的瞬间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惬意。姚女士深知这一点,便决定为即将到来的聚会挑选一份合适的酒品作为礼物,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为此,她花费了不少心思,在多家实体店铺间穿梭比较,仔细考量酒品的品质、口感以及包装设计,力求找到一款既体面又性价比高的佳酿。经过一番精心挑选,她最终在一家看似信誉良好的实体店铺,以1600元的价格购入了一款包装精美、看似品质上乘的酒类产品,心中满是对即将到来的聚会的美好期待。然而,当她满心欢喜地提着精心挑选的酒回家后,出于对商品价格的好奇和谨慎,她决定通过电商平台再次查询一下这款酒的价格,以确保自己没有花冤枉钱。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她惊讶地发现,同款名为“双沟酒金龙鱼酒”的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售价竟然仅为248元一箱,这巨大的价格差异让她瞬间愣住了,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买到了物有所值的好酒。
更令她感到震惊和愤怒的是,此前她还曾在这家店铺花费500元购买了一箱标称“建议零售价3048元”的封坛老酒,并且还获赠了一箱原浆酒作为额外福利。可如今看来,无论是那款所谓的“高端封坛老酒”还是赠送的原浆酒,其实际市场价值都远远低于她所支付的价格,让她感觉自己仿佛被当成了冤大头。
“当时销售人员把赠品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口感醇厚、年份久远,现在想来都是营销话术,就是为了让我多掏钱。”姚女士无奈地表示,自己最初还为“捡到便宜”暗自欣喜,以为真的用低价买到了高品质的好酒,直到丈夫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商家的消费陷阱。
事后,感到气愤又无奈的姚女士决定寻求帮助。经记者联系酒厂协调,厂家在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已为姚女士办理了退款,这也算是对她遭遇的一种补偿。
商家诚信缺失是导致此类消费陷阱频发的关键因素。在姚女士的案例中,销售人员通过强调“金龙鱼”寓意富贵、吉祥,承诺买一箱赠送价值不菲的酒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价格虚高的商品。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也破坏了市场秩序,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商家本应以诚信为本,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和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购物环境。然而,部分不良商家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长此以往,不仅会让消费者对市场失去信任,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让诚信经营的商家也受到牵连。
消费者在面对各种促销活动和诱人承诺时,往往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姚女士看到外观金光闪闪的“金龙鱼”白酒,又听信销售人员的承诺,便毫不犹豫地花费 1600 元购买,却忽略了核实产品真实价格。这种冲动消费心理,使得消费者容易陷入商家设置的陷阱。此外,部分消费者存在贪图便宜的心态,当看到商品标有高昂的建议零售价,又附带丰厚赠品时,便认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却未深入思考其中的合理性。这种心态被不良商家利用,成为他们实施欺诈行为的突破口。
要避免陷入此类消费陷阱,消费者需提升自身的消费知识和辨别能力。在购买商品前,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产品的市场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对于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水平或承诺过于诱人的商品,要保持警惕,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同时,消费者还应增强法律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在此次事件中,姚女士通过记者联系酒厂协调,最终获得了退款,这为其他消费者提供了维权参考。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商家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商家的违法成本,从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