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人民网评“鸡排哥”爆火 让“瓷都”不再高冷,烟火气里见真情!!
创始人
2025-09-30 22:03:07
0

人民网评“鸡排哥”爆火

  【人民网评“鸡排哥”爆火】近日,江西景德镇。一位炸鸡排摊主爆火,他因亲切的服务态度和满满的情绪价值,吸引了一大波顾客,网友称呼他“鸡排哥”。身为草根网红,李俊永接地气,有人气,引发了全国人民关注。当地相关部门不失时宜,将其纳入“麾下”,体现了对流量的捕捉,也折射出营销观念的更新,值得肯定。而李俊永表态干好分内事,展现了为当地文旅贡献力量的精气神,同样值得点赞。他的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社交账号粉丝突破20万,百米长队每日准时出现在他的摊位前。这场由一块6元鸡排引发的全民关注,既折射出当代人对“烟火气”的深切渴望,也揭示了城市治理中“刚柔并济”的智慧,更成为观察社会情绪与商业逻辑交织的鲜活样本。对此,人民网评价: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鸡排哥”的独特气质,可为城市带来差异化记忆点。一定程度上说,“鸡排哥”的存在,让景德镇这个瓷都不再“高冷”,而更有烟火气、更具亲和力。即便一些游客冲着品尝“鸡排哥”的鸡排赶赴景德镇,也能为景德镇带来人气。事实证明,网红的确能为城市带来瞬时流量。一个鲜活的个体、一段有趣的故事、一套标志性动作,一旦通过社交平台呈“病毒式”传播,都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关注,为城市带来大曝光量。

  走红模式有偶然性,流量、网红红得快也去得快,无扎实基础、精心营造、应对之道和运营模式,网红效应昙花一现。游客可能因体验差失望并留负面评价,“高开低走”会损害城市口碑。网红效应与日常建设应相辅相成,前者是“导语”,后者是“正文”。文旅发展核心竞争力在于常态化积淀建设,包括多方面。理想状态是以网红引关注,以优质体验转化“流量”为“留量”。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善用网红最大的考验不是如何抓住流量,而是如何激发“留量”。以此为契机,在热度之下默默耕耘,做好那些不显山露水却至关重要的日常工作,更显智慧。全力推动“网红”吸引力与“长红”魅力真正结合,才能成为让人想来更让人想再来的魅力之城。

  “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吹走不认账”“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不要拒绝美味”“如果不及时吃导致鸡排不脆,我将停止售卖”……这些充满市井智慧的“鸡排语录”,被网友整理成“课堂笔记”广泛传播。李俊永的走红,本质上是情绪价值的胜利。在算法推荐和滤镜营销盛行的时代,他的“脱口秀式”售卖方式击中了大众的情感需求。面对排队焦躁的顾客,他调侃“你耽误我15秒,打乱了我的节奏”;遇到犹豫的买家,他“惩罚”12点后涨价1元;对迟到的学生,他坚守承诺等到深夜。这种“规则中带温情,幽默中见原则”的互动,让6元的交易升级为60元的情绪体验,甚至600元的服务认同。

  更深层看,“鸡排哥”现象反映了社会对“反套路”的集体偏好。当预制菜横行、网红店“三个月一换血”时,他坚持现点现炸、每日采购新鲜食材,拒绝“科技与狠活”;当商业精英被年轻人戏称为“老登”(观念落后者)时,他以草根身份证明:真诚与专注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正如网友留言:“我们不缺那口吃的,缺的是被真诚对待的感觉。”

  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景德镇城管部门的选择颇具启示。他们未简单“一刀切”取缔占道经营,而是主动上门沟通:为“鸡排哥”申请固定摆摊区域,成立4人工作专班维持秩序,既保障交通又守护烟火气。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模式,被网友称为城市管理的典范。

  更值得关注的是治理逻辑的转变。当“鸡排哥”成为城市IP后,文旅部门顺势邀请其担任“推介官”,将其摊位纳入旅游动线;环卫部门增派专人清理垃圾,确保街道整洁;甚至城管专班成员也自费购买鸡排支持。这种“政府-商户-市民”的良性互动,证明流量引导不是操控,而是对民生价值的挖掘。正如人民网点评:“柔性执法不是妥协,而是对民生的共情;流量利用不是消耗,而是对城市品牌的赋能。”

  “鸡排哥”现象并非孤例。此前,南京“手摇咖啡阿姨”因20年不涨价走红,怀化理发师晓华因“听得懂人话”7天引流20万。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反套路、接地气、重人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这样的“情绪补给站”——它可能是一家坚持手作的小店,一位爱唠嗑的摊主,也可能是一份带着温度的鸡排。对城市而言,“鸡排哥”的走红提供了治理新思路:如何平衡规范管理与民生需求?如何将草根流量转化为城市品牌?景德镇的实践给出答案:尊重每一个奋斗的个体,呵护每一份升腾的烟火气,城市才真正有了灵魂。正如一位排队顾客所说:“我来景德镇旅游,本来只打算看瓷器,现在觉得,这座城市的温度更让人难忘。”

  面对“全国巡炸”的呼吁,“鸡排哥”选择坚守景德镇:“我要守着老顾客。”这种清醒难能可贵。当流量退去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保持品质稳定?如何应对模仿者竞争?如何将个人IP转化为长期品牌?答案或许藏在“鸡排哥”的日常里。他依然每天骑着三轮车准时出摊,依然用金句化解顾客的焦躁,依然为迟到学生多等10分钟。这种“不变”的坚持,恰是对抗浮躁时代的最好武器。正如人民网所言:“无论有没有热度,真诚始终如一。”

  当我们在“鸡排哥”的摊位前排队时,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份对简单幸福的向往——那里有现炸的香气,有敞开的塑料袋,有“希望给你一次服务机会”的温暖。愿这样的“鸡排哥”越来越多,愿我们的城市,永远为真诚留一扇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