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现龙卷风:从海面席卷而来
【广东出现龙卷风:从海面席卷而来】9月29日上午,受台风“博罗依”外围环流与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广东省湛江市沿海区域突发罕见龙卷风灾害。这场由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极端气象事件,导致霞山区、东海岛及雷州半岛东部沿海多地出现强风灾害,沿海瞬时极大风速达35.7米/秒(12级以上),部分区域观测到小型龙卷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防风Ⅲ级应急响应,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乌云像倒扣的锅盖压下来,一条灰白色的龙卷风柱从海面垂直升起,裹挟着海水和杂物高速旋转。”湛江市霞山区居民用手机拍摄下龙卷风形成的瞬间。画面中,厚重的云层与海天交界处形成鲜明对比,龙卷风所经之处树冠折断、简易铁皮屋顶被掀翻,沿海道路两侧的树木出现倒伏。据湛江市气象台监测,当日9时起,受台风“博罗依”外围螺旋云带影响,湛江沿海地区自东向西出现强雷雨大风天气。气象专家分析,此次龙卷风的形成与台风外围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及局地热力不稳定密切相关。当冷空气与台风暖湿气流在近海面交汇时,极易触发小尺度强对流系统,进而形成龙卷风。“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已生效,沿海风力达12级以上!”9月29日9时,湛江市应急管理局通过短信、广播等渠道紧急发布预警。受影响区域包括霞山区、东海岛及雷州半岛东部沿海,其中霞山区、麻章区局部地区出现龙卷风的概率较高。在东海岛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的铁皮顶厂房遭受不同程度损坏。某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风力太大,部分厂房的彩钢板被掀飞,幸好提前转移了员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9日中午,湛江沿海区域已有超过20处铁皮屋顶被掀翻,3处简易建筑出现结构性损坏。
湛江市三防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沿海乡镇开展风险排查。重点针对铁皮顶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及低洼地带人员实施转移,截至29日14时,已安全转移群众1200余人。同时,要求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港口码头暂停装卸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台风“博罗依”的危害不仅限于中国境内。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凌晨,台风“博罗依”在越南河静省登陆。截至29日上午,越南已有3人死亡、2人受伤、21人失踪,多地出现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灾情。
“台风外围环流与冷空气的叠加效应,放大了强对流天气的破坏力。”广东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明指出,此次龙卷风灾害是典型的“台风远距离影响”案例。当台风位于南海中部时,其外围环流与北方冷空气在粤西沿海交汇,形成有利于龙卷风生成的垂直风切变环境。
面对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湛江市应急管理局紧急发布防御指南:室内避险:远离门窗和房屋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最佳躲避场所。切断电源:在电杆倒塌、房屋受损的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以防电击或火灾。野外避险: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等易倒伏物体。车辆避险:若在行驶中遭遇龙卷风,应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切勿试图驾车逃离。
除龙卷风外,湛江还面临暴雨和洪水的双重威胁。据广东省水文局湛江水文分局监测,受台风“博罗依”影响,遂溪县源水河流域、雷州市土塘水流域普降大暴雨。预计源水河源水站将于29日15时左右出现6.40米的洪峰水位,接近警戒水位(6.50米);土塘水大房站将于同日15时左右出现5.10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1米(警戒水位5.00米)。
为此,湛江水文分局于29日8时30分发布洪水蓝色预警,要求沿河村镇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时做好防御工作。同时,湛江市区、遂溪县、雷州市、廉江市均已生效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要求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关紧门窗并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目前,湛江市各抢险救援队伍已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消防部门出动30余辆救援车辆、200余名消防员,在沿海区域预置抢险力量;电力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受损线路进行紧急抢修;交通部门对倒伏树木进行清理,保障主干道通行。
“我们将持续关注台风路径和强对流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防御措施。”湛江市三防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9日夜间至30日白天,湛江、茂名沿海仍有8-10级阵风,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公众需密切关注最新预警信息,避免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下停留。
“此次龙卷风灾害具有典型的沿海特征。”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王华解释,当台风外围环流与冷空气在近海面交汇时,会形成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和低层涡旋,为龙卷风生成提供有利条件。此外,粤西沿海地区地势平坦,热力条件充足,也容易触发小尺度强对流系统。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广东沿海地区共发生龙卷风12次,其中8次出现在台风影响期间。专家提醒,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沿海地区需进一步加强龙卷风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湛江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但部分农作物受淹、基础设施受损。这场从海面席卷而来的狂风,再次为公众敲响极端天气防御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