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现龙卷风:从海面席卷而来
【广东出现龙卷风:从海面席卷而来】2025年9月29日上午9时,广东省湛江市沿海区域突发罕见龙卷风灾害。受台风“博罗依”外围环流与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湛江霞山区、东海岛及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瞬间被狂风笼罩,一条灰白色龙卷风柱从海面垂直升起,裹挟着海水与杂物高速旋转,所经之处树冠折断、简易建筑摇晃,沿海道路两侧树木成片倒伏。
“乌云像倒扣的锅盖压下来,龙卷风柱直插海面,海水被卷起十几米高!”霞山区居民李先生用手机记录下惊魂一刻。画面中,厚重的云层与海天交界处形成鲜明对比,龙卷风如巨型吸管般将海水抽向空中,伴随刺耳的呼啸声。湛江市气象台监测显示,当日9时起,沿海瞬时极大风速达35.7米/秒(12级以上),局部区域观测到小型龙卷风,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同步生效。
气象专家指出,此次龙卷风的形成与台风“博罗依”外围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及局地热力不稳定密切相关。当北方冷空气与台风暖湿气流在近海面交汇时,极易触发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冷空气像一把刀,切碎了台风的螺旋云带,导致局部气流剧烈旋转。”广东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明解释,粤西沿海平坦的地势与充足的热力条件,进一步放大了龙卷风的破坏力。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广东沿海地区共发生龙卷风12次,其中8次出现在台风影响期间。此次灾害中,东海岛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的铁皮顶厂房遭受重创。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心有余悸:“风力太大,部分厂房的彩钢板被掀飞,幸好提前转移了员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9日中午,湛江沿海区域已有超过20处铁皮屋顶被掀翻,3处简易建筑出现结构性损坏。
灾情发生后,湛江市三防指挥部立即启动防风Ⅲ级应急响应,组织沿海乡镇开展风险排查。重点针对铁皮顶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及低洼地带人员实施转移,截至29日14时,已安全转移群众1200余人。同时,要求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港口码头暂停装卸作业。
“我们通过短信、广播每半小时发布一次预警,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一个人。”湛江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在东海岛,抢险救援队伍连夜加固危险建筑,清理倒伏树木,恢复交通要道。
台风“博罗依”的危害不仅限于中国境内。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凌晨,台风在越南河静省登陆,截至29日上午,已造成越南3人死亡、2人受伤、21人失踪,多地出现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灾情。越南政府紧急调派军队参与救援,并开放上千个临时避难所。
“台风路径变化太快,很多渔民来不及回港。”越南广南省渔民阮文雄通过卫星电话表示。气象部门警告,台风残留云系将继续影响中南半岛,带来持续强降雨。
除龙卷风外,湛江还面临暴雨和洪水的双重威胁。据广东省水文局湛江水文分局监测,受台风“博罗依”影响,遂溪县源水河流域、雷州市土塘水流域普降大暴雨。预计源水河源水站将于29日15时左右出现6.40米的洪峰水位,接近警戒水位(6.50米);土塘水大房站将于同日15时左右出现5.10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1米(警戒水位5.00米)。
为此,湛江水文分局于29日8时30分发布洪水蓝色预警,要求沿河村镇和社会公众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时做好防御工作。同时,湛江市区、遂溪县、雷州市、廉江市均已生效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要求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关紧门窗并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回应称,目前国内已建立龙卷风实时监测系统,但受限于龙卷风尺度小、生命周期短的特点,预警时间仍较短。“未来我们将结合卫星遥感、地面雷达和无人机技术,提升预警精度。”
截至29日18时,湛江市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但部分农作物受淹、基础设施受损。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一群逆行者的身影格外醒目:消防员用身体护住被困老人,电力工人冒雨抢修线路,志愿者为转移群众送去热饭……
预计29日夜间至30日白天,湛江、茂名沿海仍有8-10级阵风,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公众需密切关注最新预警信息,避免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下停留。这场从海面席卷而来的狂风,再次为公众敲响极端天气防御的警钟。当科技与自然碰撞,人类唯有敬畏与准备,方能在灾难中守住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