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9月27日电 国务院港澳办27日转载大公文汇媒体文章指出,美国新任驻港总领事伊珠丽来港后,被曝光邀请陈方安生等反中乱港分子出席活动,事件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和高度警惕,质疑此人是否还想重操乱港“旧业”、破坏香港来之不易的繁荣稳定。昨日,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网站发布一则动态,9月23日崔建春特派员接受伊珠丽的到任拜会。相关内容仅百余字,但却传递出清晰且强烈的信息,极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简单而言就是:提警告、划红线。如果伊珠丽还有最基本的外交常识,她就应该听得明、听得进,以实际行动表现诚意,否则必将遭到严厉的反制。
崔建春特派员在会面中,“敦促美方取消对港制裁,要求伊珠丽总领事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职,不得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为中美关系、港美关系发展和香港繁荣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则新闻“字少”但“事大”。虽然新闻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警告”字眼,但可以说无一处不在“划红线”。尤其令人注意的是,当中的“一个符合”、“一个不得”措辞严厉,绝非普通的“到任拜会”讲话,实际上是对伊珠丽履新一个多月来的表现所发出的严正警告。
众所周知,伊珠丽并非普通的外交官,长期以来被冠以“颜色革命推手”之名,在沙特、黎巴嫩、伊拉克等地“活动”不断,备受质疑。数年前获调任香港担任“政治领事”,与反中乱港势力保持密切联系。2019年8月,她被《大公报》揭发在金钟一间酒店与反中乱港分子黄之锋、罗冠聪、张昆阳等人见面。这场会面之后,香港修例风波全面失控,黑色暴乱愈演愈烈,伊珠丽在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公众早有判断。
这么一名与黑暴有密切交集的美国外交人员,时隔6年后重返香港,按理说应该对香港当前的政治现实和外交红线有清醒的认识。但令人吃惊的是,有人身份变了,但活动却“照旧”。她被揭发于本月中借履新活动的名义,邀请反中乱港头目陈方安生等人参加。一个是当年黑暴的幕后黑手、一个是勾结外力乱港的头目,伊珠丽与陈方安生这个“老下属”碰面,到底意欲何为?
陈方安生并不是什么“退休人员”,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中乱港头目,长期以来勾结外力破坏香港的稳定。远的不说,2014年4月,也即非法“占中”爆发前的五个月,陈方安生在与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会面时,主动要求对方“介入”香港的政制发展;2019年3月,陈方安生与时任副总统的彭斯会面,又一次要求美国插手香港事务、“关注香港人权自由”,并建议以“取消香港单独关税区”为手段,逼迫特区政府推行他们所要的政策。
可以说,香港回归以来的几乎所有重大乱港事件,都与此人密不可分。2020年6月30日,中央为香港制定的国安法颁布实施,香港进入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陈方安生或许意识到大势已去、自己将面临法律审判,于是急匆匆发表声明,称“不再参与公民与政治工作”,意图与过去切割。自此后,她几乎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内。
如今突然现身伊珠丽的活动,如果说没有“猫腻”,又有谁信?而身为美国驻港总领事的伊珠丽,明知陈方安生等乱港分子的身份,明知公众对这些人的强烈反感,却堂而皇之地将其奉为“座上宾”,试问这是否“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职”?是否符合“不得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外交常识?
崔建春特派员的谈话,提警告、划红线,已经给予了基本的“面子”。不管伊珠丽有没有听进去,她都应明白,时代已经变了。美国当年在港翻云覆雨、为所欲为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以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为起点,香港开启了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而随著《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通过,完善了法律制度,香港筑牢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线,任何势力都不要妄想再像以往那样破坏香港的发展进程。
更重要的是,黑色暴乱早已让香港市民看穿了美国当局的真面目,而过去几年来美国在全世界的所作所为,也早已让世人看到美国所谓的关心“自由民主”的真正意图。伊珠丽如果以为可以靠笼络几名当年的“残兵败将”就能“再圆旧梦”,那注定是“黄粱一梦”,必将以惨败收场。
事实上,伊珠丽如今的表现,中方早已有话在先。在伊珠丽还未履任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其任命时就已发出重要信息:“我们希望美国新任驻港总领事恪守有关国际公约,恪守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中国主权和特区法制,为促进美国同香港特区交流合作和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结合崔建春特派员的谈话,伊珠丽必须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3日的这次谈话中,伊珠丽表示“她将带领美驻港总领馆推进积极议程,推动美港交流合作。”如果她真心诚意想推动美港交流合作,那么就请拿出实际行动,人们拭目以待。任何试图“打擦边球”、“试探底线”的做法,终将反噬其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