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驻华大使:我们低估了中国实力
【美前驻华大使:我们低估了中国实力】2025年9月24日,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在波士顿一场公开活动中发出震撼言论:“我们低估了中国实力,这种误判正在将美国推向战略悬崖!”这位曾执掌美国对华外交核心岗位三年的资深外交官,以亲身经历和翔实数据,撕开了美国对华认知的“滤镜”,引发国际舆论对中美实力对比的深度反思。
“当我第一次乘坐中国高铁从北京前往上海时,1000公里路程仅需4个半小时的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伯恩斯在演讲中以高铁为切入点,直指中美基础设施差距。他对比道,美国铁路系统平均时速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准点率长期低于70%,而中国高铁网络已覆盖95%的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日均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
这种差距背后是惊人的国家动员能力。伯恩斯透露,2024年他赴甘肃考察时,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西部荒漠地区同步推进高铁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奇迹:一条铁路线串联起光伏电站、数据中心和现代农业区,这种系统性规划能力远超美国碎片化的基建模式。
“中国大学一年级学生中,34%选择工程或STEM领域,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5.6%。”伯恩斯展示的这组数据,揭示了中美科技竞争的底层逻辑。以清华大学为例,其2025级新生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专业占比达67%,而麻省理工学院同类专业占比不足20%。更令伯恩斯担忧的是人才转化效率。他援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指出,中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连续五年占全球40%以上。
针对“解放军四十余年未参战”的质疑,伯恩斯直言:“我亲眼见过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他们的技术实力和作战理念已领先美国一代。”他披露,2024年中美两军在夏威夷附近海域举行的联合演习中,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的综合作战系统响应速度比美军伯克级快0.3秒,“在电磁战领域,这0.3秒足以决定胜负”。
这种判断与美国国防部最新报告形成呼应。该报告承认,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人工智能作战平台、第六代战机等领域已实现“局部领先”,而美国受限于军工复合体利益固化,新型武器研发周期比中国长2-3年。
伯恩斯特别提到中国外交的“非洲密码”:自1990年以来,中国外长每年首次出访均选择非洲国家,而特朗普任内从未踏足非洲大陆,拜登仅在2022年访问安哥拉。“这种持续三十五年的战略投入,让中国在非洲获得了美国无法比拟的软实力。”他以肯尼亚蒙内铁路为例,这条由中国承建的铁路已创造4.6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GDP增长1.5个百分点,而美国在非洲的最大投资项目——加纳可可加工厂,至今仍未解决当地农民的增收问题。
这种战略差异在香山论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25年论坛期间,48个非洲国家派代表参会,而美国代表团规模不足中国的三分之一。“十年前有1.5万名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2022年这个数字降至350人。”伯恩斯将人才断层视为美国对华竞争的最大隐患。他透露,自己正推动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恢复中文项目和交换生计划,“但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裁撤外交官,未来美国驻华使馆可能找不到会说中文的外交官”。
这种焦虑在美国教育界蔓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最新调查显示,83%的美国大学生将中国视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但仅有12%的人具备基本中文交流能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留学生赴美人数虽受签证政策影响有所下降,但在STEM领域的占比仍高达61%。
面对伯恩斯的“警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为了超越谁,而是为了让14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欢迎美国客观认识中国,但反对任何形式的遏制打压。”国防部长董军在香山论坛上强调:“中国军队越强大,世界和平就越有保障。那些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国家,恰恰应该反思自己的军事扩张行为。”
伯恩斯的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洲不愿在中美间选边站,但必须承认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领域的领导力。”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指出:“中美竞争不应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全球发展倡议’这样的合作方案。”
这场由前驻华大使引发的争论,暴露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深层困境:当中国在高铁速度、科技专利、战略定力等领域全面崛起时,美国仍沉迷于“修昔底德陷阱”的旧剧本。